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移动厨房”打造村民身边的“酒店”

四川日报 2016-07-04 07:38 大字

如何保障农村“坝坝宴”卫生安全——

□本报记者 袁婧 文/图

6月29日中午,绵竹市绵远镇三泉村周家山上正在操办“坝坝宴”,好不热闹。厨师刘云富正在大锅里翻炒着回锅肉。倒肉、下料、翻炒……他娴熟的动作,透过“移动厨房”的透明玻璃墙,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的食品安全是整个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早在2013年,绵竹市食药监局就在全市启动了“移动厨房”建设试点工作,以解决农村自办家宴加工场所卫生条件简陋、用具混用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所谓“移动厨房”,是指用轻质材料建造而成的、可拆装的食品加工房间,能避免农村自办家宴露天加工或在不卫生场所如柴棚等处加工。“推行三年多以来,不仅最大限度防范了食品安全风险,而且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绵竹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陈翔说。

源头治理 防止交叉污染

在绵竹市遵道镇双土村,四川清源餐饮公司的仓库一侧,放着“移动厨房”的样板间。“哪里有‘坝坝宴\’,这个厨房就能搬到哪里去。”该公司负责人龙云华介绍。

陈翔介绍,“移动厨房”由“食药监局负责引导,由企业实施具体的创新开发”。而四川清源餐饮公司,正是绵竹市食药监局明厨亮灶示范工程的试点单位,承担创新开发的重任。

“现在的‘移动厨房\’实际上经历了一次升级改造。”龙云华说,第一代“移动厨房”的面积大约为20平方米,半敞开式。而升级后的第二代“移动厨房”面积甚至可以达到50平方米,采用可分拆不锈钢灶台,安装方便;使用全透明玻璃,保证群众不进厨房就能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而且按功能分为粗加工间、烹饪间和凉菜间,尽量杜绝交叉污染的风险;此外,还设计了可伸缩纱窗,可防蝇防虫。

更让龙云华得意的是自己创造的“色标管理法”。“将动物、植物、水产品原料对应使用的用具用‘红蓝绿白黄\’五种色彩进行标识,分类管理,方便厨师和服务员进行食品加工操作,从源头上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持证上岗 补强薄弱环节

通过这种“移动厨房”,绵竹正努力将明厨亮灶延伸至农村。“一旦承接家宴,我们将对这些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再通过流动配送车辆,分类装箱运送到农户家中。”据龙云华介绍,由于规范、整洁、卫生、全程可监督,公司的业务量迅速增长,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最多一次性办过350桌,一年承接的宴席达到7000余桌。最远去过绵阳三台,也接过很多成都的单子。”

目前,公司原本的400平方米仓库已经塞得满满当当,附近500平方米的新仓库也已经开建,将用于储存更多的“移动厨房”设施部件。龙云华希望,通过这样的新型设施及一些创新理念,“让农村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酒店式服务体验”。

绵竹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股股长阮洁透露,该市除了在清源这样的规模化公司中推行“移动厨房”,还要求农村游厨持证上岗。

截至目前,绵竹共有308名农村游厨实现持证上岗。

新闻推荐

青少年读书夏令营开营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本报讯(记者张良娟)7月12日,作为第二十三届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最后一项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夏令营在成都开营。为期4天的夏令营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余名师生将开...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