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文物征集 既要讲方法也要讲感情
本报讯 (记者 邹俊川)5月31日,绵阳市召开“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征集工作会议。据了解,这是地震后第三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此次文物征集工作计划6月30日前结束。
据了解,本次文物征集内容为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实物文献资料,以及相关文件、图书、横幅、图片、视频等。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散落在各地的地震文物正在消失,面向社会征集地震文物迫在眉睫。“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单位的文物,原则上无偿征集,若涉及个人所有且具有珍贵价值的实物,将根据专家鉴定给予相应价值的捐赠奖励。
2013年5月,“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馆。该馆征集的大批文物,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文物征集既要讲方法,也要讲感情。”绵阳市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我们必须带着感恩的心情、带着历史责任感去做这项工作。”
新闻推荐
受托帮忙清掏下水管道,一干却是23年,他说:“苦差事总得有人去做吧”
□本报记者祖明远6月5日下午,绵阳,气温30摄氏度。走在绵阳高新区火炬东街上,60岁的谭昌志发现:人群中,自己是唯一穿着防水靴的人。“确实很闷热,但一会儿还要进下水道,已经习惯了。”他说。从1993年成为...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