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企业多,专利却不多——重装之都的“专利之困”

四川日报 2016-03-28 08:17 大字

□本报记者 朱雪黎

“2015年,德阳全市申请专利3467件,企业占比67%。但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省前十。全省专利大户中,有的一家每年就达上千件。”3月24日,德阳市召开企业技术创新及专利创造座谈会,德阳市科知局副局长王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与德阳“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业体量相比,这样的专利数量显然并不乐观。

为何企业数量多,专利申请量却不多?重装之都,如何突围“专利之困”?

为何申请少?企业担心“保护难”

说起申请专利,德阳思远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一脸无奈:“一些技术、产品不申请专利还好,一申请反而被剽窃得更快。”

其实,思远重工就是靠专利技术起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左右,当时的“明星”产品是自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焦炭塔锥形封头过渡段。当时,该产品领先国内同行,公司拥有近90%的市场份额。但因为申请专利,产品架构设计等材料逐渐被公开,结果产品被“山寨”,进而陷入价格战,公司不得不在3年前开始退出这项业务。

分析原因,杨明认为,装备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技术水平差别不大,没有太多“高精尖”,但架构设计、应用实践等往往是难点所在。申请专利,反而为“山寨”提供了便利。而专利维权“费时耗力”,也让不少企业选择放弃。“现在我们已经不愿意申请专利了。”

此外,投入大、应用推广难,也是关键。杨明说,在这个行业,研发投入动辄上千万元,“很多时候,创新还没搞好,企业就撑不住了。”而新产品要推向市场应用,还要经历漫长的论证、审批等程序,即便是程序走完,还要考虑与现有的施工规范是否匹配。

为何变积极?想“走出去”阻碍多

不过,作为发电装备龙头企业,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近5年倒是“越来越重视专利”了。

该公司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徐兰坤告诉记者,近几年,企业每年专利申请量都有几十到百余件不等。这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已是“前进了一大步”——5年前,企业每年专利申请数只有十几件甚至几件。

转变从何而来?“打个比喻,以前专利可能只是花瓶,现在却是必备品。”徐兰坤坦言,以往装备制造行情好的时候,企业光生产都来不及,根本不在乎专利研发。近几年,国内产能逐渐饱和,企业开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结果由于缺少专利,产品出口遭遇过不少知识产权纠纷。

事实上,专利申请“变积极”,也为企业带来了“利好”:去年,东方电机中标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机组的自主研制及生产,标书上罗列的30余项专利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东方电机正着力攻关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徐兰坤表示,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水电技术,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国外厂家手里。加快该领域自主创新,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未来可期待:专利扶持将全面提速

装备制造业专利“软肋”如何补强?德阳市各级政府也在探索。“去年,我们专利申请总量达708件,同比增长了50.64%,全市第一。”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韡华说,这是因为,去年他们打破“专利资助只限于规模以上企业并需明确授权”的旧规,明确针对所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对申请中、授权后都提供资助。

更多的探索,体现在专利金融领域。德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红告诉记者,2015年,德阳开始探索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运营等工作,目前已设立了6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及保险基金,相关细则正在研究,希望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专利抵押贷款等业务。

此外,德阳出资2000万元参加的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年初也已注册成立。该基金由省级财政及成都、德阳、绵阳3市财政,连同省内相关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基金总规模7亿元,主要采取直接投资的股权投资方式,将重点投向成德绵地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重大涉外纠纷应对和防御性收购、涉及专利的国际标准制定、产业核心技术专利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等。

新闻推荐

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核心园区拟建在天府新区

中德平台产业引导基金已启动建立欧绿宝节能环保项目近期将落户本报讯(郭静雯记者曾小清)4月13日,由商务部与省政府主办的“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四川省交流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按照四川...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