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夫妻当上农场主 首次试水喜获丰收
陈名坤夫妇向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西瓜生长情况。
在旌阳区黄许镇三合村和新龙村交界处,有一片120亩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这里是该区的首个家庭农场——德润家庭农场所在地,该农场于上月成功注册。5日,在西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刚当上农场主的陈名坤和蒋录萍夫妻。“我们的第一茬西瓜已经成熟10几天了,这10几天来,每天都能销售西瓜上万斤,照这样下去,今年我们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还会有小笔利润。”陈名坤夫妻高兴地说。
陈名坤是三合村人,原来靠开货车为生,是一门辛苦又危险的行业。“去年,听人说中央将会出台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在妻子的支持下,决定在家门口搞一个种植基地。”陈名坤告诉记者,去年9月,夫妻俩拿出全部积蓄,再加上银行贷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家门口租了60多亩土地种植西瓜,今年初,又在新龙村租了60亩地,把整个基地扩至上百亩。很快,陈名坤的基地受到当地工商所的关注,工商所工作人员主动找上夫妻俩,表示将积极帮助他们完成家庭农场的注册。“要成立家庭农场,有一定的硬性条件,如必须是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投资人需有本市农业户籍、土地面积不低于20亩等条件,陈名坤的西瓜地均符合注册条件。”旌阳区工商局企业登记股负责人潘霜临向记者介绍陈名坤家庭农场注册成功的原因。
见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主动找到自己,陈名坤十分高兴,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近段时间来,我的西瓜每天都可以销售上万斤,价格在1.7斤/元—1.8斤/元,每天可以进账近2万元。”陈名坤介绍,西瓜主要销往成都、绵阳、重庆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今年回本没有问题,“我打算继续扩大农场规模,今年9月,我还要继续租100多亩地,用来种植黑提。”陈名坤说,种西瓜的利润加上政府农场的扶持资金,应该可以完成自己的计划。
作为该区的首个家庭农场,他们得到当地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陈名坤,你好好干,我们正在帮你注册商标,等商标拿下来后,将交给你免费使用。”黄许工商所工作人员孙勇告诉记者,将大力支持德润家庭农场走品牌战略,做精品水果,从而提高收入。
潘霜临说,为了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旌阳区工商局和辖区四个工商所开设了家庭农场绿色通道,方便办事群众咨询和登记。
采访手记:
作为旌阳区首个家庭农场,德润家庭农场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该农场不仅让农场主收益颇丰,盘活了两个村的闲置土地,更解决了当地60人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工商部门负责人介绍,家庭农场由家庭成员自己负责,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种有效探索,这种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
文/图 本报记者 邱洁
新闻推荐
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德阳现场推进会召开 科学谋划强力推进法治建设 柯尊平李向志刘宏葆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杜晓鹏)7月23日至24日,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德阳现场推进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副组长柯尊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省委副秘书长、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