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回声——读李涛《驿路涛声》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重读新闻,宛如展开一段时代的长轴。读李涛的新著《驿路涛声》,就有这种感受。该书是作者的一部新闻作品集,作者30年写作的新闻、论文、散文精粹尽在其中。仅初阅其章辑就可发现,它不是对个人从业经历的简单打理,而是对一个时代的深情凝望,对一段历史的珍贵留存。浏览字里行间,耳畔犹如响起一个过往时代的交响。
可以从这里,去读绵阳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从《驿路涛声》中,我们可以读到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改革开放特别是建市以来,绵阳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从寂寂无名的小县城到在广袤的西部城市群中崛起,从“四川老二”到中国科技城,世景变迁的幅度之大,让人目眩神迷。而这些,都可以从那些“过去的新闻”中找到源头。《找准“兴市”与“富民”的共振点》、《“军转民”关键要面向市场》、《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兴市》等篇章,全面地总结了“科技兴绵”战略的得失,系统深刻地道出了绵阳快速崛起的奥秘。《“铁厂长”扭亏记》、《打造工业引擎》、《国企改革看柳州》、《练好内功才有竞争力》等篇章,清晰地梳理出了国企改革攻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等发展脉络,许多论述在今天仍不失其意义《科技绵阳的进行曲》、《满意工程在绵阳》、《绵州潮涌千帆竞》,则是把绵阳放在四川、西部、全国的大格局下观察的记录,文中既有饱蘸热情的讴歌,又不乏鞭辟入里的反思,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今天同样是绵阳前行可以汲取的养分。
一座西部小城缘何能创造这么多荣光?《樊篱一破境界新》、《开窗引入大江来》、《风生水起大潮涌》等篇章,为我们揭晓谜底:在绵阳建市二十多年的历史中,“解放思想”的主线一直贯穿始终。迄今为止,绵阳开展了不下十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正是这一次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书写了一个西部内陆城市的传奇。
这些“合时而作”的稿件在当年发表后,曾引起广泛讨论,并揽获四川好新闻、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等多种奖项。如今旧闻重读,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触摸到绵阳成长的脉动,同时也重新体味到三十多年来绵阳所遭遇的“成长的烦恼”。2004年“非典”、2008年“5·12”特大地震,以及工业经济持续低迷的困境、“四川老二”地位岌岌可危的忧虑、科技城建设多年裹足不前的焦灼……
这是一段我们都曾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历史。重读这些篇什,我们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下不可抗拒的法则,并对当下绵阳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有了些许了然。
可以从这里,去读绵阳人
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三十多年的世道变迁,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不只是节节攀升的数字,更有一个个写满梦想的人的故事。
从成都出发,沿途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四川盆地的锦绣风光尽收眼底。唯独在进入绵阳境内,地势陡然变得起伏不平,远山近岑,隐隐透出一股草莽之气……造物主像是刻意为这方山水赋予了一种特别的气质。
于是,从“涪江观潮”等辑中,我们看到,时代的幕布开启,舞台简陋,道具粗糙,一群“追梦人”急不可待地上场了。他们出身草莽,不无粗砺,性情坚韧而勇于博取。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规则与准绳……
刘定国就是其中一位。有谁会料到,今天我们穷尽一切力气都无法在百度上检索到的一个名字,竟是当年闻名全国的“养猪大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刘定国火了十几年。可以说,刘定国身上承载了一代人共同成长的集体记忆。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收集了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关于刘定国事迹的节点报道,作者数年来持续关注刘定国,可以说是刘定国兴衰沉浮“最权威”的历史见证人。《养猪状元的追求》,较早地报道了刘定国的“一根笋”育肥法,让刘定国在全国一举成名。《养猪大王建成养猪大厦》,真实地记录了刘定国的鼎盛时期。《难煞了养猪大王》,较早地道出了这个草莽英雄的困惑。这些略带悲情的叙述,为我们展现出大时代中个人命运的浮沉。
除刘定国外,光友粉丝的创始人邹光友、原绵阳皮件厂“铁厂长”宁飞、绵阳光华福利厂长赵顺杰、曾经的种粮大户张世华等……那个时代的“冒险家”,都在本书中一一闪烁光彩。
千百年来,商人在我国一直是不受待见的族群。《驿路涛声》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把聚光灯打在了这些不该被遗忘的“小人物”身上。
可以从这里,去读新闻人
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但记者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记录。
作者从业的30年,正好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重合。在这三十多年里,作者与绵阳这座城市一起成长,从一名县上的小通讯员到成为一个媒体记者,再到成长为一个地市党报的“掌门人”,为新闻事业倾洒了一生中最璀璨的年华。
首辑“大难担当”,为我们呈现了报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景。从惊魂80秒、坝坝编前会、三搬编辑部到李长春同志走进帐篷编辑部看望报社员工、难忘援建情、三年重建路、平地起高楼……作者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也为我们展露了一个新闻人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及其从中所获得的生命体认。
作者首先提到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媒体力量”。彼时,绵阳是“5·12”汶川大地震的主震区,伤亡人数最多,受灾面积最大,灾后重建任务最重,社会关注度最高。面临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作为党报“船长”,如何来引导舆论的航向?作者和他的团队不辱神圣使命,在非常时期构建起主流舆论场,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
作者还特别忆及了那部用血泪写就的《汶川记忆》。那是在作者主持下完成的一部对灾难中的人性之美抢救式打捞的作品集,100个地震亲历者的原汁原味的讲述,是对地震第一现场存留的珍贵档案。这部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优秀奖”的如史诗般的纪实新闻著作,其研究价值、教育价值、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将似一坛老酒历久弥芳。“南山论道”、“东津问渡”等章辑中的新闻评论文章、新闻学术论文,则为我们展示了作者由一个普通记者走向总编辑的思想深度。《应对传媒市场竞争的U型发展战略》,对地市党报应对传媒市场的方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非常时期构建主流舆论场》,探讨了新传媒格局下地市党报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的路径。《以创新理念推动报业的战略转型》,表达了作者“新闻立报”、“产业兴报”、“人才强报”的办报理念。这些文章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以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报刊发表,多次获得四川省好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提名。
记者,绝不是简单的“记录者”。在《激情岁月——我的记者生涯》、《总编辑手札》和《办报感怀》中,作者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到,新闻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命体验。
时代,需要回声。
苏海(绵阳)
新闻推荐
绵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的,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中心承建的“绵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四川省经信委列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