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富乐实验中学走向卓越有何秘诀?——访绵阳市十大名校长、富乐中学校长廖聪寿

绵阳日报 2012-11-04 04:09 大字

近年来,省内外教育团体和个人到富乐实验中学培训、考察的是络绎不绝,省、内外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富乐经验。富乐实验中学短短15年的发展,由当初的名不见经传的一百多名师生员工的“袖珍”学校,变成了一所拥有六千余名师生员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取得一流业绩的“绵阳市十大名校”,一举成为省内闻名的绵阳教育名片。是什么原因使富乐实验中学产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使富乐实验中学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呢?带着这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富乐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廖聪寿。

秘诀1

创新管理体制

记者:廖校长,自富乐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富乐中学)建校以来,你一直参与富乐中学的管理,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肯定对富乐中学的成长感触最深。请问你认为富乐中学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廖聪寿:深究其原因,我认为富乐中学的迅猛发展除了全体富乐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勤奋智慧地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抓住了改革机遇,创新了教育管理体制,将教育改革落到了实处。

当然,每一位校长,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发展得好一些、快一些,由普通变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人说,学校发展靠师资水平;有人说,靠生源质量;还有人说,靠办学条件和领导支持。可是在我看来,关键是我们校长对学校的管理。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领,无论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魏书生或冯恩洪,还是“农村教育奇迹”的缔造者——蔡林森或崔其升,他们都以其独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智慧,让薄弱的学校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位好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从教30多年,参与学校管理也快30年了,特别是到富乐实验中学工作的这15年,使我对学校管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独特的感受。我以为,一所学校,一位校长能否以管理制胜,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第一、是否形成了具有恒久的内化力量的核心价值观;第二、是否形成了具有与时代同步的教育改革模式;第三、是否形成了具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环境;第四、是否形成了具有将管理落实进行到底的执行力。这四项因素也就是学校的四项管理:学校文化管理、特色模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执行力的管理。

秘诀2

富乐特色文化

记者:“管理制胜”这个观点颇有新意,在学校管理方面你把文化管理放在第一位,这有何深义呢?富乐中学在追求文化强校方面又是怎样做的?

廖聪寿:追求文化强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教育界对学校管理流传一种说法:“三流学校人盯人,二流学校法管人,一流学校文化育人。”相对于“人治”“法治”而言,“文治”即文化管理,成为一种高品质的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追求的新境界。实事求是说,一流学校很少,中间层次的学校居多,这也是正态分布。因此,要实现更高的管理境界——文化管理,我认为首先是校长要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文化管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用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办学校、做教育,三是要随着时代的步伐,战略决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个整体概念,包括校园文化、课程文化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发展方向等。

顾明远教授说:“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的教育活动方式和成果的总和。”所以,学校文化不是可以随便打造的,打造出来的只是文化的外显部分,其内涵是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不断努力,进而才能形成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形成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就容易出现学校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师生关系、乃至管理制度,随着校长的变动而变动;然而有的学校,不管换了多少任校长,学校的文化观念始终不会改变,一如既往、一脉相承。

富乐实验中学虽然仅有十五年的短暂发展史,却在艰苦的奋斗中,逐渐积淀了较为丰厚的、具有富乐特色的学校文化。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让我们的学生在富乐中学能够学得更好、活得更快乐、发展得更优秀。我们把它进行全面地高度概况,形成一个固化的东西,那就是富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富德强心,乐学固本”。

所谓的“富德强心”,就是通过多种方式使师生的德行完备、深厚、丰富,促进师生德高品嘉、心灵充盈地成长,帮助师生形成善于思考、富有思想、精神饱满的人生。所谓的“乐学固本”,就是在快乐学习中抓住学习的本源和根本,使师生成长的根基更加稳固、坚实。

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全面定位学校性质的办学理念就应当是“校长之魂”、“管理之魂”。以此实践到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中去,以此默化为学校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怀、行为习惯,建成师、生、校三者文化的和谐统一,学校才能在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秘诀3

特色课改模式

记者:很多学校都在开发课改特色,请你谈谈富乐中学的课改有什么样的特色?

廖聪寿:好,我认为发展特色模式是学校管理的第一生产力。特色模式是紧随着时代步伐的课改模式,是经过探索考证的学生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时代的衍生物,如北京十一中学校的“五自主”办学模式、杜郎口的“导学案”课堂模式、洋思的“学教训练”模式、衡水中学的军事化教育模式等,正是这些模式造就了这些名校,正是这些模式探寻出特色的学生教育,产生了优质的生产力。

我们带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以及社会对课改的无限期望,组织了由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相关行政人员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遍访他山之石,考察学习了多个成功课改的学校,广阅纳智,细思打磨,探寻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改模式——八个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六步式:明确目标,预习引导;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拓展提升;穿插练习,全面巩固;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八个字”是基本理念,是原则,是规范;“六步式”是操作方法,是手段,是过程。

富乐实验中学推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学教结合模式的几年实践中,我的体会很多、很深,总觉得搞课改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万万不能只图标新立异而由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富乐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我们教学质量多年居高的捷径。今年暑假,我们课改组七十余人在青城后山对此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论证,研写出新一学期的课堂导学案,得到了省教院姚文定教授的高度肯定。

秘诀4

多元体系课程

记者:上学期富乐中学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称号,你也就这方面的经验在全市校长大会上作过交流。请问富乐中学是怎样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呢?

廖聪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校以兴趣培养为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是建好学生团队,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团队是学生的个性平台,我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立学生会、督学会、国学会、心理学会、科技组、艺术组等36个学生团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其次是丰富活动载体,挖掘学生发展潜力。学生德育活动学月有专题,班级每周有主题,开展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人才大赛、健美操比赛、经典诵读、内务操练、演讲辩论、家长开放日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寓教于乐,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力,让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学习、会生活、会交往、会创造。

活动课程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地之一。我们开设了美育特色、文体特色、科技特色、人文特色、管理特色、评价特色等团队活动课程,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课程,其鲜明的个性得以张扬,精湛的才艺得以展示。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办过省级中学生运动会,学校田径运动队每年都代表游仙区参加市中学生田径比赛,均获前两名。体操队连续三年夺得市“青少年健康活力大赛”冠军;有十多名学生的美术作品获得国际环球大赛金奖;两人获得绵阳市“十佳歌手”称号;今年更有38人被绵中、南山录取为艺体生;学生发表各类文学作品那是不计其数。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形成九大特色。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秘诀5

优化人力资源

记者:学校在教育改革和竞争中要处于优势,就必然要谋求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和人才团队,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请问富乐中学是怎样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的呢?

廖聪寿: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的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驱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等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先说选人。富乐中学蒙各级领导关爱,给予了绝对的自主选人权利,我们确立选人条件并实施选拔,主管部门出台监管措施并实施监管,我们随机聘请专家团队予以严把关口、逐层考量、公开选聘,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再说育人。重师德、强师能、增强教师发展活力是学校第一要务。我校以“重师德,强师能”为核心,以年级组、教研组活动为平台,通过周前会、专题会、政治学习会等方式强化师德建设。实施“导师制”,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教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教师结构不断优化,老中青搭配合理,相得益彰。加强学习交流,学校先后派出近200名教师到全国先进省市观摩学习,回校后必须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交流、谈体会;坚持每学期邀请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到我校传经送宝,每学期开展“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合理的平台。坚持以德育为首,努力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水平。完善班主任准入制度,着力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推行班主任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大力开展“魅力班主任”评选活动,班务工作“苦差”变“乐差”,变班主任会议为班主任论坛,不断探究班级管理新模式,大力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班级个性充分彰显,“一班一景”,相得益彰。

最后谈谈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学校决策者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尽量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以此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一是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二是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与教师建立起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三是为教师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四是为教师排忧解难。校长做好了这四点,还怕留不住人吗?

采访后记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廖校长的谈话,真是收获不少。从廖校长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一位校长宽广的胸怀、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富乐中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学校管理之路,需要用心去丈量、用力去跋涉。我坚信,只要拥有教育的激情,进取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学校就一定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教育之花就一定能常开不败!

(胥燕 左德明 记者 李正强)

人物档案·廖聪寿

廖聪寿,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中学政治高级教师。1978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至2009年10月历任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2009年10月任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10年11月任四川省教育管理专业管理委员会初中教育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先后被评为“游仙区突出贡献校长”、“绵阳市优秀校长”、“绵阳市十大名校长”、“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

他坚持“教学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学管理是办学的关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的思想,提炼出“富德强心,乐学固本”为核心的富乐文化,大力推行以“正义之心、责任之心、大爱之心、自强之心、恒久之心”为主要内容的 “五心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践行管理立校理念,使富乐教育品牌突显。著有《探索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等论文在国内多家教育刊物发表并获奖。

新闻推荐

展民乐魅力 庆和谐盛世绵阳市举行喜迎(庆)党的十八大系列文化活动民乐非遗专场

本报讯昨(4)日,铁牛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承办的“高举旗帜跟党走”——绵阳市喜迎(庆)党的十八大系列文化活动民乐非遗专场在此隆重举行。...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