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课本中的姹紫嫣红到课堂外的柳暗花明——教学比赛课中一堂探究课带来的启示

绵阳日报 2012-11-26 09:39 大字

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赛前,自己对选择的探究课课型始终担心。这种课型我以前从未尝试,学生们能适应吗?带着这份忐忑我参加了比赛,结果令人惊喜:学生表现出色,评委好评如潮。赛后我与备课组同事们一起探讨赛课的得失,在老师们的点拨下,我收获颇丰。

在课本中寻找姹紫嫣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但现在的高中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教材选取的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文章的技巧都堪称精华,我们的学生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怎样引经据典的分析,怎样口若悬河的讲解,他们都无法静心去读文本,更别说与作品产生共鸣。

怎么使文学作品充满吸引力?怎么将学生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怎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上完课文 《林黛玉进贾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柳毅传》、《霍小玉传》后,我发现学生对文本中的女主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其原因,不难理解:这群少男少女们正值花季,心里萌动了对爱情的向往,女主角们的婚姻或爱情激发了她们懵懂的感情,所以比其他的文学作品多了兴趣。我灵光一闪:为何不以此为专题,让她们去了解、探究呢?于是我突破教材编排体系上的限制,将以前学习的课文《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联系起来,设计了《高中课本中古代女性爱情悲剧的探究》这一课题,准备让学生对众多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赏析,从而去探究她们的爱情悲剧。

课堂上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的浓厚兴趣证明了这一课题引导学生走入了生活,感悟了文本情怀,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对教材作出了符合学情的创造性解读。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古代典范文本的教学价值,在课本中寻找姹紫嫣红!

在课堂上突破山重水复

确定课题后,又一个难题摆在我的面前:我所教的班级是一个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平常课堂上也不爱发言。赛课时怎么激发他们的兴趣,打破课堂惯有的沉闷呢?

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设计,我决定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用学生的兴趣带动参与,用因势利导激发思考,用合作交流分享成果,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对文本中悲剧女性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感知。

首先我引用冯梦龙《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一段话激情导入,再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激趣,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女主角的图片和文本的描写,让学生在图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形容女主角的美。

这个环节在一开始就打破沉闷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下一个环节的展开获得了情感积累。

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对女性悲剧原因的探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做思考的积极实践者,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思考权、话语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设定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组长组织每一位同学发言,讨论结束后每组代表总结发言,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交流。

这个环节我没有让标准单一的答案去束缚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发言,事实证明:当老师把学习的主人地位交还给学生时,学生会带给我们层出不穷的惊喜。在这里我选取了一部分代表的发言:

学生1:“你情我愿终不悔,只有共死化蝶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梁祝》和《孔雀东南飞》留给我们的魅力。两情相悦,却被迫殉情,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清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学生2:我们组认为女子爱情悲剧的原因主要还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制度造成的。女子地位低下、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附于男子。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只能从一而终。连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来幸福可言?

第三阶段:鼓励学生现场记录文本中女性悲剧带来的启示。

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高中语文已不再需要教师用40分钟来讲授了。我们必须关注课堂中的“留白”艺术,让学生有时间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那种脱离实际,教师只是一味用说教去填充学生的方式已被淘汰。只有关注学生需求,给予时间思考,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有所收获。

课堂剩余的5分钟,我让学生用一段话概括古代女性的爱情悲剧对自己的启示。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学生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念自己的成果,给这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学生1:爱是什么?爱是黑夜里不肯离去的星光;爱是风雨中不肯弯曲的伞;爱是跌倒时落到你身上的阳光!

学生2:再伟大的爱情要经得起金钱的诱惑,再山盟海誓的爱情要经得起时间的推移。

学生3、学生4,……

这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话语让我看到平常不爱发言的学生的潜力,可见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是使课堂突破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的最佳方式。

在课堂外收获柳暗花明

短短40分钟很快过去了,看着一张张意犹未尽的面孔,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拓展作业:课外阅读《李娃传》、《莺莺传》,联系本课内容记下自己对中国古代女性爱情悲剧的探究心得,写一篇随笔。这应该是他们最不抗拒的一次作业了,也是他们最有话可说的作文了:

片断1:理智是一个无用的锅盖,感情的洪水随时可能把它冲开。

片段2:我们一定要认清“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的事实,不要企图用美貌来获取爱情。要想获得爱情,首先应该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再就是两个人一定要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片段3:爱情,如正盛开的娇艳玫瑰,看着它,美丽醉人。可是触摸它,又会被刺伤。只有做好全面的武装,才不会有因刺伤而留下的永久伤痕。

学生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拓展要立足文本,立足学生,适度拓展与课外阅读适当打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才能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次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真正的分析和鉴赏,进行深度的认识和创造后,学生对古代女性的悲剧有所识,有所悟,对今天的婚姻爱情有所感,有所获。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兴趣,增长了技能,明确了责任,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虽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它让我逼近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真谛,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

(绵阳普明中学 傅小柯)

新闻推荐

实验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讯学前教育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生活化不是将生活本身原封不动的当作幼儿园课程,更不是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原封不动的当作课程。将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儿...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