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登高向未来 ——“两个加快”开启德阳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李佳
一
2012年3月5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美国之鹰”大幅电子显示屏上,象征着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金面人头像、青铜神树、纵目面具……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中国与世界、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汇。
2012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饱含着德阳元素的石刻艺术公园、旌湖景观、文庙广场……以独特的魅力向全国乃至世界亮相。德阳与中国、振兴与发展,在这里展现。
一切象征总是依托现实的逻辑。两组特殊的场景,既可看成特定符号背后数千年巴蜀文化在新世纪所处的方位,又能找到德阳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宏图上的坐标。在世界的横轴上,一个崛起的民族正大步融入全球化时代;在历史的纵轴上,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力克艰难险阻,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
这是一种艰难却始终执著的追求。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德阳寄予厚望,这座西部城市在中国建设发展版图中的位置不断调整,从“三线建设”的工业布局,到“成渝经济区重要一极”的发展定位,从战略发展的新兴城市,到“改革探路”的先行先试,我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我们扛起开拓川西北工业处女地的大旗,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经历阵痛成为国企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开路先锋,“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德阳在中国西部,在中国现代化棋盘上的分量日益加重。
这是一段艰难却充满勇气的探索。无论是“五年翻一番”的目标,还是“再造一个德阳”的奋斗,无论是“推进二次创业”的决心,还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的决定,无论是“跨三步、翻三番,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图大志,还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阳”的工作主线,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将德阳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将德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与中国实现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大格局联系在一起,在国家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德阳前进的步伐,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重塑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
紧随着时代前行的节奏,在德阳日益崛起,走向富强的交响乐章里,大背景是新中国60多年社会变革的风云激荡,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上下求索,尤其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以来,“两个加快”的主旋律成为德阳从危难走向振兴的激昂变奏。
2008—2011,岁月的足印迤逦地跟随着我们走过艰苦卓绝的历程,回首检索那些熠熠发光的记忆,恢弘的史册里书写着一路的风雨洗礼,一路的昂首奋进!灾难恍若昨日,但灾区的变化早已大步跨越数十年。我们难忘那旷世时艰,书写着坚强奋起,唱响着跨越豪情。重获新生的灾区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我们遭遇的巨大灾难,正以更加巨大的进步作为补偿。历史的年轮上铭刻着我们——390万德阳人民在“两个加快”征程中披荆斩棘的足迹!
从安置群众“百日攻坚”,到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德阳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巨变,城乡住房大改观,33.4万户农房和6.8万户城镇住房全部竣工入住;各类设施大提升,重建学校584所、医疗卫生机构183个;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如期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超过震前水平,我们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篇章。
从发展振兴“万米长跑”,到“十二五”开局GDP过千亿,德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城镇建设大跨越,新增城镇建设面积42.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7%提高到42%,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和新农村示范村,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产业升级大发展,竣工1094个工业重建项目,产业结构在重建中得到优化提升;全市经济走过了“地震重创——止滑回升——加快发展”的历程,实现了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的转变,我们为德阳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
一如雕塑的那只紧攥的拳头,曾经伤痕累累却是挥动的铁锤;一如汉旺那座时钟的指针,曾经记录沉重的时刻,却已迈动出征的双腿!沿着现实的脉络,我们能看到灾后恢复重建,面对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的浩大工程,德阳干部群众三年负重前行、坚韧奋斗,“两个加快”是如何深刻地改变着灾后德阳的面貌。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冷静分析:困难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着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的复杂情况,上百万受灾群众安居的任务艰巨,设施恢复重建任务艰巨,经济恢复任务艰巨,灾后精神重建任务艰巨;压力前所未有,灾后重建工作牵涉面更宽,工作要求更高,工作量更大,维护社会稳定压力更重;关注前所未有,特大自然灾害使我们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央和省委关心着我们,全国注视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机遇前所未有,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带来新机遇,灾后恢复重建给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带来新机遇,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市场带来新机遇。
我们坚持把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保证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高水平高质量。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面对特殊的危难,我们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市中心工作。
我们认真实施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强化整体谋划和科学规划,确保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
我们坚持把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作为决定力量,形成了自己动手重建新家园的局面。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主动意识、主体作用和主导力量,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实际行动。
通过这场特殊的洗礼,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得到显著提升,抓机遇、敢破难、谋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自力更生、文明开放、感恩奋进的意识大大增强。这场艰苦卓绝的抗争,深刻改变了德阳人的形象,德阳人不仅热爱生活,而且特别能战斗;深刻改变了德阳人的理念,德阳人不仅能吃苦,而且能创新;深刻改变了德阳的历史,德阳不仅要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还要勇立潮头,走在西部的前列。
四
几年前,我们借助第九届“西博会”这只西行的“大雁”,调整设置“投资合作与对口支援”、“建筑建材和西部特色产业”等展馆,重新找到德阳发展起飞的位置。沿着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三个维度,建设倾覆的家园,探寻振翅高飞的广阔空间。
决策和推进的智慧在于善抓危中之机,善谋非常之策。
我们坚持把化危为机、发展起跳作为基本取向,夺取了灾区重建和发展的双胜利。我们提出“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抢抓危中之机,使灾后恢复重建注重功能恢复与发展提高相结合,规划建成了一批关系长远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既实现原地起立又实现发展起跳。
我们立足市情,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做大做强产业。围绕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推进同业聚集,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园区建设。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立足德阳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招大引强,注重高端切入,成链配套,集中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集群承接一批核心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一批重点承接园区,推进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我们坚持把探索创新、破解难题作为关键手段,走出了又好又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此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没有先例可循,重建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借鉴,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来解决每一个难题。
德阳结合统筹城乡改革试点,积极创新住房重建方式,满足群众的不同意愿,采取原址重建、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开发重建、异地安置及业主联建等多种模式,激发群众积极性,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加快了重建进程。在筹资方式上打破常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灾区重建所需资金,除争取国家重建基金、对口援建、港澳援建、社会捐赠、特殊党费等支持外,我们还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整合地方各类政府性资金、群众和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充分体现了群众主体、自力更生的精神。
四年来,德阳人民承关怀而奋进,化灾难为动力,以勤劳的双手、无比的智慧和英雄的气概,探索形成了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主导下,自力更生、多方援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御灾重建模式。
五
亲历那些如英雄史诗般的日日夜夜,我们穿越灾难。蓄势突破,德阳又站在了下一个五年的新起点。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十二五”时期德阳能否进一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德阳市在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市人民的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观念决定视角,视角决定未来。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德阳“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描绘了鼓舞人心的发展蓝图。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德阳跨越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机遇!
从“援建”转向“开放”,从“夯基础”步入“快富民”,从“工程项目大干快上”步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救灾过程中的政策输血”到“全力形成造血机制”,后重建时代,德阳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也面临着“转型”。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坚定地提出——
·坚持加快发展。依托优势资源和灾后重建成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通过创新项目大量建设和创新人才大量引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德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并举,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推进主体功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努力扩大社会协作。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制度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开放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时代潮流,实施充分开放战略,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大开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放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坚持共享发展。把富民惠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创造平等的发展条件,极大地调动全市人民促进发展的积极性,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六
现存清嘉庆二十年《德阳县志》描述“德邑,自罗江白马关逦迤而下,至绵阳河,山势截然而止。南望锦城,沃野平畴,千里在目。遥眺东北,诸山群峰罗列,如风送春波”。近两个世纪之后,我们饱蘸笔墨描绘明天的德阳“大城”,恰如盛开的莲花——以中心城区为原点,城北、城南、天元、城东四大片区分布四方,形成“一主四副,三轴三带”的“川”字形城市空间布局。区域中心大城市既有多元、开放的豪气,山水之间又显钟灵毓秀之灵气。
追溯昨天,德阳的振兴与发展,从来都超越了德阳本身,具有全局的意义。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以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领衔的“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是今天的德阳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新支点”。
站在全局的高度,市第七次党代会豪迈地提出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
新的发展目标,事关全市人民的福祉,事关德阳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事关德阳在区域竞争中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巩固扩大优势、领先四川发展、走在西部前列”的努力方向。新的发展目标,不仅有“到2015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量化指标,更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更具实力的产业体系,再造一个‘产业德阳\’”的宏大抱负,目标指向十分明确——五年后的德阳,经济实力更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呈现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新景象。
前瞻性的决策思路明晰:显著提升德阳在四川乃至西部的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点,“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一城”,把中心城区加快建成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大城市;“三区”,加快建设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四川特色文化旅游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五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西部新型化工基地、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四川现代服务业基地;“八大突破”,在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牢基础、做富县域、做美农村、做活开放、做优科教、做实民生上实现新突破。
产业强则德阳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大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加快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建设,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一系列举措强力推进。
七
“站起来是巨人”不啻是“东汽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推进“两个加快”的实践中,德阳活力迸发,以矫健之势赢得“十二五”开门红——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首破千亿元大关!站上历史新坐标,德阳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折性的发展阶段。
以大项目的建设强力带动经济发展,德阳又一次启动强劲的引擎 。2011年以来,德阳市坚持把投资放在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以99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投资的支撑、拉动和导向作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改造,加强园区建设,强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增幅上升、结构优化、平衡较快”的良好态势。
固本强基,统筹城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带形成。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强劲发力,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做强“中心”,借力大城,强化中心城市区域职能,在主城区以及四个副中心构建商业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重点完善体育设施、医疗设施、义务教育设施的建设。紧紧围绕“一主四副”空间格局,分片区完善中心城区区域功能。
确立建设西部文化强市发展路径——打造“文化四区”,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先区、文化产业重要集聚区、文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在推进“两个加快”进程中,注重文化重建,把重建成果与重点陈列展示相结合,把重点建设与普遍建设相结合,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参观沿线风貌改造相结合,把传唱感恩奋进歌曲与营造感恩奋进社会环境相结合,充分激励全市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总投资43.99亿元,在全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保障的民生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从民生的持续改善中感受到幸福。扩大覆盖面,大力实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平安建设等“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把有效破解“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劳动就业、教育、医疗、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目标,自我加压,增添措施,使民生工程尽可能多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里程碑,彰显出经济总量的跃升,同时衡量出产业提升和文化发展的纬度,更是基础设施与民生事业的同步跨越,是我们夯筑的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坚实根基。
八
击鼓奋进,是人民的期盼、是未来的呼唤! 2012年,德阳以“项目攻坚年、产业提升年、开放突破年、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展开,为新一轮竞跑注入新的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回溯过往的发展之路,德阳推进“两个加快”的进程,展开了一幅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进行了一场坚定信念、凝神聚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创造了一个遵循规律、科学御灾的成功范例,探索出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鲜活经验和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有效模式;呈现出一份心手相牵、感天动地的民族大爱,生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唱响了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人民赞歌,再次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奇迹的真正英雄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奋力前行的里程纪录,标志着德阳经济体量已达到相当规模,跻身全省各市州前列。放眼区域竞争的总体格局,如今的德阳在四川既处于经济发展“领跑者”的地位,又在“领跑方队”里面临“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过千亿既意味着德阳发展的“加速度”,更是我们奋力前行的新起点,在这个台阶上前行,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更足,也必须面对新的更大的挑战。“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不可动摇的首要任务。
站上历史新坐标,市委、市政府领会把握中央和省委今年经济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分析判断德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走势,顺应全市干部群众求发展、奔富裕的强烈愿望,明确“四个年”活动“项目是载体,产业是支撑,开放是途径,作风是保证”的总体思路,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热潮,促进全市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稳住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在新的坐标方位上不断攀升。
赳赳雄风向未来,德阳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击鼓奋进,强力推进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有新动作,在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新作为。释放开拓进取发展潜能,激活改革创新增长动能,德阳正昂扬进取创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2版入夏时节,走进旌阳区东湖乡新华村的蔬菜种植基地,一片丰收的景象。四季豆、黄瓜、扁豆等时令蔬菜已进入丰产期,并开始批量上市。紫色蕃茄和紫甘榄的特色蔬菜已经丰收在望,菜商已提前做好预定。东...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