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状元故里 当代“苏母”竞芳

绵阳日报 2012-03-06 05:05 大字

昨(5)日上午,游仙区玉河镇举行了首届“十大苏母”表彰大会,留守妇女支持丈夫在外创业,教育子女成为栋梁之才,照顾瘫痪丈夫独自撑起一个家等感人事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正值第102个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绵阳唯一一个状元苏易简的故里玉河镇,10位优秀女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卓越表现,成为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美谈,亦成为当地女性学习的楷模与榜样。

教子“苏母”

女儿考取博士成为山村金凤凰

1983年,郭梅成为玉河镇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1987年,可爱的女儿王颖诞生了。“母亲就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榜样。平时我喜欢读书学习,便要求女儿也和我一样,从书本中汲取知识。”郭梅说。她教育女儿,学习习惯最为重要。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去完成。郭梅作为母亲以及女儿最初的启蒙老师,给女儿的教育可谓影响了她的一生。

2002年,正当王颖读初一的时候,郭梅被查出得了癌症。女儿因为牵挂母亲的病情,学习成绩下滑。母女俩时常相互鼓励,母亲说女儿一定要努力学习,女儿说妈妈一定要战胜病魔。郭梅谈起当初的感受时说,化疗是十分痛苦的,但是一想到自己一定要看到女儿读上大学,以及一定要战胜癌症的信念,使她变得异常地坚定。

王颖在普明中学就读,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今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王颖,考取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今年下半年就要赴香港深造。王颖无疑成为玉河镇飞出的一只金凤凰。“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女儿能够读上大学。现在女儿如愿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我感到自己所受的一切痛苦都值得了。希望女儿能够接过我的教鞭,继续为祖国培养人才,我不管生与死,都会感到无限的慰藉。”说起自己引以为傲的女儿,郭梅的眼角闪烁着泪花。

爱夫“苏母”

8年时光一肩挑起一个家

昨日,记者一行从玉河镇出发,沿着曲折的山路,绕过一座大山,来到几间坐落在山脚的土屋前。玉河镇无人不赞,一心一意照顾瘫痪在床丈夫8年的好妻子郭美蓉就住在这。

郭美蓉是玉河镇黄连庙村10组人,1990年经人介绍嫁到上方寺村10组杨青建家。婚后几年日子虽苦,但在夫妻俩的辛苦经营下,日子过得很美满。1991年,女儿小杨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带来不少欢乐。但这美好的一切,都在2004年的一场车祸中化为泡影,杨青建手术后高位截瘫。

2004年,女儿小杨才13岁,杨青建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只能常年卧床休养。这个家就剩下郭美蓉一个人来支撑。面对卧病在床的丈夫,许多人劝郭美蓉早作“打算”,郭美蓉只有一句话:“夫妻能够同享乐,也一定要能共患难!”从此,她默默挑起家庭的重担,喂猪、搞副业,最多时,一年能出栏8头猪。“丈夫是2小时需要翻一次身,4天需要做一次人工助理大便。8年来,丈夫在我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没有得过一次褥疮。我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郭美蓉说。如今,他们的女儿小杨读上大学,还成为志愿者,尤其令作为母亲的她感到欣慰。

表彰“苏母”

旨在弘扬传统美德

“苏易简是绵阳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位状元,其两个孙子苏舜钦、苏舜元亦非常有名,祖孙三人亦有‘小三苏\’之称,是我们绵阳人的骄傲。”玉河镇政府党委书记严显勇介绍,宋代最为著名的状元苏易简,生于玉河镇,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苏易简的母亲薛太夫人,被后人尊称为“宋代孟母”,因为丈夫长期在外做官,是古代留守妇女的一代典范。

据介绍,玉河镇目前有2万余名居民,其中6000多人在外务工,留守妇女和儿童的比例非常大。当地举行这次“十大苏母”表彰大会,旨在弘扬“苏母”的美德,结合现代文明与道德观,在留守妇女中推广三种美德:一是治家有方,教子成才;二是勤俭持家,支持丈夫在外创业;三是孝敬老人,友善邻居。(本报记者陈荣文/图)

新闻推荐

平凡女闯出不凡创业路

在宝新容科科技有限公司二楼董事长办公室,留着短发,身着一套西装,淡雅妆容的杨洁正忙于处理各项工作。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直率、大气。“其实我很平凡,仅仅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而...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