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责任铸大爱
“农信社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实现了‘三个增加\’和‘两个下降\’,值得肯定。望以规划项目产业投资为重点,以金融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信社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市领导1月29日在绵阳市农村信用社工作报告上作出的重要批示。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绵阳市农村信用社克服“5·12”特大地震灾害重重困难,发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踏实守信,奋勇争先”的农信精神,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支持灾后农房重建、产业重建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奋力打通支持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的金融生命线,在危难中崛起,实现业务经营稳健发展。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市9家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50亿元、各项贷款249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净增163亿元和126亿元,2011年当年盈利10亿元。
农房重建勇担责
“5·12”地震后,绵阳市农村信用社第一时间恢复营业,全体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系统内相互借网点、借网络、借资金、借人员,搭建“帐蓬银行”,478个营业网点10天内全部恢复营业,及时为灾区老百姓办理金融服务。第一时间开展信贷调查,组成351个调查小组,调查农户121万多户,核定有需求贷款户65万户、信贷资金110多亿元。第一时间出台优惠政策,实行基准利率,开发政府担保基金贷款,开辟 “绿色通道”,及时投放21.24万户、金额54.47亿元灾后农房重建贷款,支持受灾农户重建家园。该项贷款占全市各农村金融机构的92%。
产业振兴勤对接
“震后第二年,我仅凭一个身份证就从信用社贷到5万元,先后陆续无抵押贷款20万元,用于振兴古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磨漆项目,是信用社的扶持,让我重获新生”。北川新县城“古羌水磨漆”店主朱红志说。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绵阳市农村信用社抓住机遇,通过政企社项目对接,打好市场“封闭针”,结合实际,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开发了多种信贷产品,支持富民惠民民生工程,投放灾后产业重建贷款105.47亿元,支持777户受灾企业和6.86万户个体业主恢复生产经营,投放基础设施重建贷款205笔、金额33.71亿元,支持了一大批灾后重建和民生基建项目,推动了全市产业重建和提升。
自身重建不停歇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绵阳市农村信用社全辖478个网点90%成为危房,损坏房屋面积599088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21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46亿元,是全市人员伤亡最多、网点损毁最广、资产损失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自身网点灾后重建中,绵阳农信社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通过建立重建进度督导机制,统一形象标识,科学选址规划,集中招标,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自身灾后重建工作。截至2011年末,全市自身重建需投资3.97亿元,通过政府支持、自身筹集、对口援建等方式,筹集资金2.73亿元,完成加固维修网点259处,除开因乡镇规划未落实受影响的12处网点还无法重建外,已完成重建网点99处,有效改善了绵阳农信社营业环境,提升了形象和服务水平。
省联社绵阳办事处先后荣获四川国资委、省联社、市委、市人民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度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特别贡献奖”、“2010年度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优胜单位”等殊荣。
(蒲天国 邓玉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市“模拟法庭”进社区活动日前在涪城区临园路中段社区举行。据了解,这是绵阳市继“模拟法庭”进学校之后,首次进社区为居民展现“法庭”魅力。当天“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是一起房...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