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失聪39年 再次喊“妈妈”

绵阳日报 2012-02-20 05:11 大字

日前,在市中心医院门口的一间门市里,来自御营一社区的贫困母子唐全珍(80岁)和儿子邓本德(42岁)在爱心人士张新的资助下,分别安装了一只价值3000元的助听器。从此,邓本德走出39年的无声世界,唐全珍的老年性耳聋也得到有效缓解。

39年后再次喊妈妈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门市内,见一对穿着朴实的母子在一位中年妇女的安排下,坐在椅子上等候安装助听器。身着白大褂的中年妇女动作麻利地从柜台内取出两只进口助听器,经过调试,娴熟地佩带在邓本德和唐全珍的耳朵上。

一戴上助听器,邓本德听到声音后,心情特别激动,双手伸出大拇指比划着。他的母亲唐全珍赶紧上前,教儿子学喊妈妈。邓本德撅着嘴,面朝母亲,费力地发音,终于喊出了一声听起来并不清晰的“妈妈”二字。尽管这样,唐全珍依然是热泪盈眶,为这一刻,她整整盼了39年。

自食其力艰苦度日

唐全珍与儿子邓本德住在御营一社区的公租房内,全家四口人都吃低保,生活拮据,日子很清贫。邓本德3岁时因患病,由于药物过敏,从此又聋又哑。他老婆又患有癫痫病,长年药不离身,儿子正在读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养家糊口,年迈的唐全珍和邓本德在成绵路口的露天坝摆地摊,给人补鞋、补锅、修理雨伞和自行车,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唐全珍的听力下降,与人说话,声音小了听不到。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刚刚从事个体经营的张新路过成绵路口时,了解到这对母子的情况后,她开始关注这对母子。

爱心人士奉献爱心

考虑到这家人的处境,张新决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今年45岁的张新,过去是绵阳市一家企业的内退职工,曾在几家医院五官科做过事,最了解残障人士的疾苦。去年,她选准项目,自己投资创办公司,收益还比较好。了解到这对母子的情况后,张新决定资助两只助听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她说:“我的父亲过去就是做民政工作的,我从小就知道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最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能够为听力残疾的人服务,对我也是一种安慰,从听不到到听得到,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就提高了。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据了解,这些年,张新已资助绵阳市10名贫困残疾人佩带助听器,价值达5万余元。她表示以后还将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在每个县市区挑选一名贫困残疾人进行资助,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本报记者郭成文/图)

新闻推荐

富乐中学开学典礼在新校区隆重举行

本报讯“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富乐。”2月7日,富乐中学2013级近2000名师生喜迁朝阳校区。7日晚7时18分,富乐中学朝阳校区,烟花绽放,流光溢彩:百花千树,星落如雨;金龙腾跃,玉龙翻飞;凤箫声动,玉...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