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做人,不给父亲丢脸!

绵阳日报 2020-10-24 08:23 大字

□本报记者李春梅文/图

对于年近七旬的胡龙海而言,父亲胡永奉留给他的印象,是儿时记忆中那张黑白照片,是那两封泛黄的家书,是母亲口中念叨的那一去不返的背影……10月22日,记者见到胡龙海时,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塑料盒,轻轻打开盖子,缓缓铺开印有国徽和写有父亲名字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讲述了他一生不曾晤面的父亲胡永奉的故事。

“母亲背着刚满一岁的我,和爷爷去江油民政局领的烈士抚恤金……”胡龙海向记者讲述,1952年5月,胡龙海出生时,父亲胡永奉已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6月2日,胡永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胡龙海回忆,从他三岁开始会说话时,母亲就常常给他念叨:“你爸爸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时,我们结婚才几个月,我还不晓得怀上了你。他离开家去当兵的那天早上,我揣了两个鸡蛋送他到村口柳树下,他越走越远,背影越来越小。第二年生了你,收到他从朝鲜战场寄回来的两封信和一张照片。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惟一的照片是父亲和他战友的合照,两个人穿着军装,端着冲锋枪,气势昂扬。”在胡龙海的记忆深处,从他上小学四年级识字多后,就经常拿出父亲写给家里的两封信念给母亲听;他也时常捧着父亲寄回家的照片,端详着他的容颜,想象父亲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情景。每当读到父亲写的信,父亲写在信上的话就仿佛响彻耳畔,让他热血沸腾:“我们不怕苦不怕死,坚决要把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朝鲜!”

让胡龙海遗憾的是,这两封信和父亲的照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因家中遭遇小偷而丢失。但父亲写在信中的字字诤言时常鞭策着他,让他牢记自己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身上流淌着父亲遗传的血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胡龙海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照顾,被招考进江油市财政局。成为公家人吃上公家饭后,他更是在心中默默警诫自己:“我是烈士的儿子,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人,绝不能给父亲丢脸!”

虽从未与父亲晤面,但父亲胡永奉就是他心中的“英雄”,父亲如一面锃亮的镜子,一直照亮着胡龙海的人生,引领着他在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认认真真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尽心尽责当好一名造价工程师。正因如此,他先后十余次被评为省、市、县的先进工作者。

岁月悠悠!如今,年近古稀的胡龙海和女儿住在一起安享晚年生活。临别时,他告诉记者一个心愿:“如果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从当年埋葬烈士的地方找到父亲的遗骸,我带着女儿漂洋过海,也要把‘父亲’接回家,让他魂归故土!

新闻推荐

百支代表队角逐全省学生武术赛

本报讯(记者陈元松)日前,四川省第三届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在成都龙泉中学圆满谢幕。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代表队发挥出色,取得小...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