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诗酒太白》 传播“四川好声音”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创排川剧《诗酒太白》,用“川人的摇滚”让诗仙李白“活”起来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秦香莲》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望娘滩》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四川江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25岁时离开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巨星。当李白的故事遇上川剧,将会带给观众怎样的视听效果?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近期推出的川剧《诗酒太白》,就用“泼墨大写意”的方式,让诗仙李白“活”了起来。
原创新戏
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艺术高职院校。其前身为两所享有盛誉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川剧学校和四川省舞蹈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53年。学院是国家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四川省振兴川剧人才培养基地,曾培养了大批川剧艺术人才,其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近二十人,著名校友陈智林、沈铁梅、田蔓莎等已成为川剧界的领军人物。
学院既有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育人责任、又有振兴川剧的文化传承义务。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2015年,学院将四川省青年川剧团、四川省青年歌舞团、四川省青少年艺术团整合并更名为四川省青年艺术团,成为四川省文化厅厅直系统六大演出团体之一。艺术团成立伊始就投入创排新编大型神话川剧《望娘滩》,一举夺得首届四川省艺术节最佳剧目、导演、表演、舞美设计等4项大奖,由学院师生饰演的三个主要角色同时获得最佳表演奖,是继学院打造“中国戏曲改革里程碑”川剧《死水微澜》之后的又一川剧力作。
从新编大型神话川剧《望娘滩》到大型法治宣传川剧《秦香莲》再到四幕方言话剧《毒殇》,短短两年,艺术团艺术创作生产成效显著,更为学院师生提供了难得的“学、创、演、赛”重要实践平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在艺术实践中培养优秀人才、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凝聚社会正能量是学院的追求。讲述好李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川艺故事是学院的责任,是川剧人的义务。“凡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记忆、由文艺书写。李白的诗歌千古不朽,影响着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该剧出品人、艺术总监陈智林谈道,“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作用。作为承载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代表国家悠久历史文化“根”与“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境遇中得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四川是李白故里,我们选择李白这位世界文化名人、浪漫主义诗歌和爱国主义的代表,运用川剧的形式来讲述李白故事,有地域优势,更有故里人民对李白的浓厚情感。讲述好李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学院的责任,是川剧人的义务。”陈智林透露,《诗酒太白》于2016年8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立项。“该剧是我院首次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学院非常重视这个剧,主创团队在创排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反复推敲、认真准备,力求做好这部良心之作、责任之作,同时也是希望通过此次申报和创排,使学院今后各个领域都要以国家的标准、专业的标尺形成干事创业的标杆。”
川剧《诗酒太白》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戏剧家协会、遂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江油市委宣传部、江油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四川省青年艺术团、遂宁市川剧团联合演出。该剧主创阵容强大,由“二度梅”陈智林担任出品人、艺术总监,编剧王慧清和四川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宁原创,国家一级导演任庭芳、蔡雅康联合执导,国家二级演员何志全、国家一级演员肖德美、李乔松、郑洪等领衔主演,国家二级演员刘世虎、龙怡策、唐克均、冯乔民等参演,由国家一级作曲李天鑫执棒,国家一级演员简晓丽帮腔,更有李艺梅、蔡毓芬、刘传龙、陈兵、陈丽娟等多位著名服装、舞美设计、灯光师助力,力求塑造一个全新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李白形象。
记者还注意到,除了众多川剧名角组成的第一组演员,《诗酒太白》还另外储备了4组演员,其中不仅有来自攀枝花、南充、绵阳、遂宁等地的后起之秀,也有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一共有5组演员,希望通过排练为川剧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首演结束之后,我们不希望作品从此束之高阁,而是想在全省及周边省份巡演,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惠民演出等,力争参加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以及国外艺术展演活动。”
传统里见新意
力争从“高原”跨越到“高峰”
导演任庭芳说,对李白,他总是有一种家乡情结,“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四川有这样一个诗人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应该用我们的认识、观点来演绎李白。”他专门查阅了关于李白的所有资料,把对李白的理解、思考和总结融进作品,以便更好的认识人物、分析人物,希望呈现一出“在传统中见新意,在继承中有创新”的经典川剧。
任庭芳谈到传统与程式,戏曲是在几百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世代相传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的技艺性决定着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口传身授这种形式才能传承下去,正是有了这些特定的、固有的程式和模式,才得以传承和保留至今天。
川剧《诗酒太白》讲述李白充满报国之志到长安,却满怀失意离开京都,从入仕到出仕的一个过程,塑造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李白的川剧舞台形象。创作过程中,其遵循了川剧假定性和写意的美学原则,以变形传神的创作方式和意象性、虚拟性、程式性的表意形式为原理,以传统川剧舞台元素为基础,将传统川剧中创作手法掰烂、揉碎再重组,通过现代艺术设计,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丰富川剧舞台表现形式,使其有新意而不失传统。
为凸显李白的孤独与悲凉,《诗酒太白》特用川剧《放裴》的艺术手法,结合灯光、舞美为演员提供表演的二度立体空间,对李白心理变化和发展进行渲染、烘托、递进和转变,塑造和刻画,将李白内心现实,使其诗意的豪情、儒雅的思乡、蔑视权贵的忧患、不甘英才为奴才的痛苦等千思万绪集中爆发,使其产生幻想,意象出多个不同的李白,顷刻间,当所有的影子都消失时,李白的孤独便成了全场观众的孤独。
有传统也有创新,导演蔡雅康称,“李白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精彩作品,《诗酒太白》在剧中选用6首诗歌,完整地运用了包括《静夜思》《清平乐》《将进酒》等名作,全剧大部分的风格,相当于中国画的‘小写意\’,结尾处高潮引入《将进酒》,变成泼墨大写意。”
剧中最后一场,李白高唱以其诗歌《将进酒》为文本的新编戏歌、以水袖为基本元素新编的水袖泼墨舞,舞台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结合舞美和灯光用戏曲式写意的手法,营造出大气的悲怆,将李白无奈出仕,请辞还山,离开长安,内心的波澜,以一种川剧式的意象表达出来。李白的一腔爱国之情为实现他“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被生生扼杀,此时此刻椎心泣血的痛心油然而生。
九易其稿
75万字小说改编川剧
《诗酒太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李白舞台形象。剧本精心结构,融史实及虚构想象为一炉,情节纵横交错,此起彼伏,跌宕有致。斗权奸、戏权贵的戏中,李白主动出击,设置悬念层层剥茧,克敌制胜,出其不意,看点多,亮点多。
为了还原人物本身,主创团队还亲赴李白故里江油采风,沿着诗人的足迹,追寻他的故事,感受诗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孕育创作灵感,并认真打磨和修改剧本,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对剧本进行了9次反复打磨和修改,并系统梳理了剧中引用诗文,剧中角色传记等文字材料。
最终定稿版本的《诗酒太白》,故事从大唐天宝初期讲起,41岁李白是正当盛年的饱学布衣,他意气风发,如同大鹏一般,自由、理想、有志趣。他因为诗歌的名声惊动玄宗,由贺知章推荐奉召进京。他醉草《答蕃书》,彰显大唐天威,希图报效朝廷。不料朝中群小高力士、李林甫、张洎互相勾结,埋下祸乱的隐患。李白诗歌和阳刚豪放的性格,引起权贵的不安,他遭遇了宫廷的冷遇,权贵污陷,郁郁不得志。朝廷不能容纳天才的诗人,“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破灭,李白感到失望,愤而告别长安宫廷,奔向理想的诗酒世界。
“对于李白的作品、生平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想要塑造的,是一个具有爱国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做到‘传统里见新意,继承中有创新\’。”编剧王慧清如是说。
唐风音乐
打造“准川剧音乐剧”
唐文化相当繁荣,在音乐方面,仅《凉州词》、《杨柳枝》等乐府歌曲,就远播四海西域,即使有些唐朝歌曲乐谱早已失传,仍然给今人留下了极具想象空间的盛世唐朝。此次创排《诗酒太白》,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邀请到78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李天鑫,这也是他与李白的“前缘再续”。李天鑫曾参与创排《诗酒长安》、《峨眉山月》,《诗酒太白》已是他第三次接触李白题材。
“在四川搞李白题材,担子重,搞不好要‘挨板子\’。”李天鑫介绍,唐代是继春秋时期之后,中国民族音乐的又一个高潮,因此《诗酒太白》不仅会运用纯正的川剧音乐,综合川剧5种声腔的旋律元素,还将融入唐代音乐的色彩,使之具有“准川剧音乐剧”的形式和水准。
为了还原古老的唐代音乐,李天鑫综合运用川剧五种声腔旋律元素,融合四川地区的民歌、民族器乐的音乐风格与表现手法。比如在表现几首诗歌时,李天鑫以川剧的元素为基础,融入四川民歌,《月下独酌》则借用了四川扬琴,《将进酒》吸收了昆曲的音调。“在音乐创作上推陈出新,才能更好的推动戏曲的剧情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同时更便于观众的接受和喜爱。”
高雅写意
服装讲求“雅”与“韵”
从舞蹈、音乐、服装,到舞台美术,创新的意识闪现在川剧《诗酒太白》的诸多环节。此次服装设计由著名服装设计师蔡毓芬担纲,她的作品风格多变,遍及传统戏剧、音乐剧、儿童剧、儿童音乐剧、歌舞剧、舞蹈、现代戏剧、民族舞蹈等不同形式之舞台演出,是近年来崛起最快的剧场服装设计之一。
为了展现川剧服饰中最为经典、浓郁,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蔡毓芬吸取京剧、昆曲等传统戏的特点,带领团队用一个月时间设计出了百余套服装。不仅在图案、颜色、刺绣、盘扣等工艺上十分讲究,讲求“雅”与“韵”,每一套戏服的诞生都是一场辛勤的艺术耕耘。她清楚“传统戏的服装做法相似,但川剧相对比较浓郁,勾襟开衩都跟一般的传统戏有所区别。”拿到《诗酒太白》剧本,她决定走“大写意风格”,采用白色、云纹、山水、抽象的纹路来衬托李白远大的志气和抱负,经典而又雅致。
《诗酒太白》中,李白共有5套服装,分别展现了李白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境,衣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图案的变化,从框架绣图到云纹再到大山水,雅致依旧,却越来越写意,越来越贴近浪漫主义。“颜色主要是白、灰,还有一点点米金,浓郁的色彩都没有,他就是想做自己。”
除了李白,玄宗、杨贵妃、朝臣、宫侍的服饰颜色则相当浓郁,“川剧跟昆曲、京剧的色彩是不一样的,浓郁又直接,热情又厚实。我用了很多不是传统戏曲里的颜色。比如橘色、紫色,来展现盛唐的丰富多彩,也通过这些人对比出李白的单纯。”
创作是先设计出所有服装的图案,再采用数码印花的方式印出淡淡的底纹,然后在底纹上手工绣制。“这些服装都是用夏纱做的,很漂亮,想表达出一种大写意,就要飘逸一些。”而且,所有的服装都采用川剧加唐朝的风格。“像袖子,在唐朝时是大袖,我们用了中袖加水袖,要把传统戏好的身段保留下来。”蔡毓芬说。
以师带徒
师生共同学习成长
“川剧独具巴蜀魅力,剧目的创排过程也可将地域民族的血脉潜移默化,沉淀为学生成长的基因,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陈智林告诉记者。
作为学院又一部“学、创、演、赛”的作品,有不少学院师生在《诗酒太白》中的不同环节承担相关工作,包括川剧系学生25人、舞蹈系学生25人、音乐系学生12人,戏剧系学生19人,附中的杂技学生3人,还有其他相关专业教师,“我们愿用、能用、敢用这些尚显稚嫩的在校学生参与到国家项目中来,以‘师带徒\’的方式,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让学生找准学习定位和对艺术的热衷和自信,目的就是为了用我们最好的平台加大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力度,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将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演出实践融合,是对‘以戏带功、以功促戏\’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陈智林透露,此次创作除了培养本学院的学生,学院还与遂宁、江油方面合作,其中,来自遂宁市川剧团的20多名演员也“加盟”到《诗酒太白》创排当中。“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具体扶持政策。此次,是学院作为四川省振兴川剧三大基地之一的责任担当,希望以‘学院派\’的艺术创作规模和水准,助推市级院团出人、出戏,为发挥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尽到学院最大的努力。”
目前,川剧《诗酒太白》全体演职人员正全力以赴、精打细磨,将于6月14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进行首场公演,之后将在全省及周边省份推广巡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力争参加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及国外艺术节等展演活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供图: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雨谦记者陈元松文/图)昨(7日)下午5时许,高考第一天顺利结束。江油中学考点考生拥出校门,登上接送公交专车。来自太白中学的女生林岚和罗红却坐上了一辆电动巡逻车。事情还得从6日说起,江油市中...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