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好加减法 企业增活力 ——江油市实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绵阳日报 2017-06-05 07:49 大字

□涂伟强本报记者肖赟梅

“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做成了之前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攀长钢“两化融合”负责人黄勇指着手机屏幕高兴地说。在他的手机屏幕上,产品用料量、炼钢配料数据、产品质量判定、入库销售量等信息“一览无遗”。

作为《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与创新驱动资金项目》最为看好的入围企业,攀长钢今年4月上线的“成本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生产计划到出库发货全程数据采集信息化,成为业内人士谈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江油成立“工业强市领导小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着力要素保障和思想引导,促使境内各工业企业致力于技术、结构创新,在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强生态、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条战线精打细算,做好加减法,谋求更大发展。

A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发展“主引擎”

攀长钢注入不一样的互联网基因,自主研发出国内同类行业技术领先的“二维码暨物流管理系统”。“5月底上线的这套系统,在特钢企业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金色的产品信息和产品服务桥梁,攀长钢的新发展已经开始。”黄勇说。

在江油,加入新技术的不止攀长钢这一家企业。江油润生石墨毡有限公司是一家炭毡生产公司,把原用于光伏高温保温材料的炭纤维优化升级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国内技术超前的“液流电池钒电池电极”,几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德国西格里和日本东洋坊等世界先进企业的同类产品,占据了国内排名前十的钒电池企业的主力供货商的位置,产品价格也比以前提高了6倍。目前,润生石墨毡正在为世界最大的液流电池项目——大连融科200MW/800MWh液流电池示范项目供货。该公司研发的大型连续化石墨化炉和世界第一台活化炉也相继投入实验运行。

攀长钢、润生石墨毡只是江油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一季度,江油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6户,总数达到1132户;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48亿元,同比增长33%。

2016年,江油已建成17家省市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硕士工作站,50多家规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常态开展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713件、授权专利342件,同比分别增长46.1%、28.6%,专利技术转化产值增长13.8%。2017年,江油将运营好“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力争完成军民两用技术交易4000万元;完善科技孵化载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梯级孵化培育体系,推动“两新”企业数量稳定增长;指导聚能核公司“氢同位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六合锻造省级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B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江油冶金建材传统工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刚起步,缺少支撑力、带动力,如何在稳增长、稳就业和调结构之间寻得平衡点?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现有工艺设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服务流程,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今年,位于绵江快速通道青莲段的碳酸钙制品企业——华川矿业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到香水镇工业集中区,重新规划设备布局,加大环保技改力度,通过采用地埋式消噪、封闭式输送、脉冲式负压式收尘设备等方式,既达到噪音和粉尘环保标准,又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和安全生产“双提升”。“过去那种睁眼是瞎子、有耳是聋子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香水镇副镇长李龙说,“建成后,产品价值将由每吨100元提升到每吨200元。”

去产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空间。江油蜀玉实业公司在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后,更是吸引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前来研究开发。目前,企业在含增镇集中区,积极新建100万吨碳酸钙精深加工生产线搬迁技改项目,今年底将投入生产。

这些企业的变化,要追溯到一份文件——《江油加快整治境内碳酸钙行业的指导意见》。文件编制的出发点在于实现碳酸钙企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彻底整治“散、小、乱”现象,达到绿色无污染排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下好产业调整的‘先手棋\’,才有更好的发展大格局,融入开拓的大战略。”主管工业的市领导以2011年江油水泥行业改革为例,现在江油全市3家水泥企业完成了原来20多家企业500万吨的产能。“无论从产品质量、企业规模,还是企业效益、环境优化和政府税收等方面,都大幅提高。”

今年,江油逐步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增加到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全面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推动科技小贷、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发展,力争“十三五”末建成科技金融机构5家,服务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科技风险池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实现科技金融贷款10亿元以上,逐步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格局,让资金要素成为撬动优化创新的“关键一公里”。

C加强引智引资夯实产业基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和“一带一路”的开展,高速铁路、军工核电、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高质量特钢产品将会有很大市场。

作为国内三大特钢基地之一的江油,特钢发展大有可为。但由于人才老化、资金不足等原因,即便“特钢航母”攀长钢在面对特钢牌号多、产品批量小和生产工艺复杂的特性时,“独吞”新钢种的研发也存在不小的难度。

该怎么办?江油的决策者们上院所、下企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江油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对发展定位、战略目标、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初步判断,确立把“引智引资”作为江油特钢发展的“倍增器”。

江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前往国内顶级钢铁研究院所——中科院沈阳金属材料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与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设立科学站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困难问题,面临的共性问题,把他们最新的产品、技术等引入江油试点生产,从技术层面来解决特钢制造的瓶颈问题,增强江油特钢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链。

江油还将成立“特钢协会产业联盟”,通过举办中国西部特钢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方式,让境内企业负责人了解特钢发展的新动态、新形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支持绵阳金属学会建设冶金机械公共检测平台;六合锻造与中国钢研总院战略合作、攀长钢与中物院材料所战略合作;运用《江油市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多种资金杠杆,建立只适用于特钢与高端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总金额达5个亿的种子专项基金,解决研发、技改和优秀人才招引等难题。

广开“源头水”,实现“一石多鸟”。2017年是江油“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攻坚突破年,也是实施“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力争开工、在建投资上千万的工业项目50个,竣工投资上千万的工业项目15个,实现工业投资75亿元,技改投资70亿元,实现工业项目建设新突破。

新闻推荐

美丽的春天

美丽的春姑娘飘然而至,树木都换上了一件件嫩绿的新装,花草都从草地里探出了小脑袋,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人们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这一切为大地增添了不少生机。漫步走在美丽而宁静的校园里,远远望...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