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烫手山芋”变“香饽饽”——江油市石元乡青杠林村发展红心猕猴桃助农增收

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0:21 大字

虽然猕猴桃还没到采收季节,但江油市石元乡青杠林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茂已经接到很多客商的订货电话。“预计今年可收成5万余斤,纯收入20余万元。村上的15户贫困户可从中分红1.5万元左右,脱贫致富我们底气十足。”8月24日,王茂自豪地说。

小小猕猴桃,之前是让众人棘手的“烫手山芋”。如今,在石元乡党委政府精心呵护以及青杠林村党支部采用“政府引导、专合组织经营、贫困群众入股及收益保底+股权分红”的模式运营下,走出了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与“空壳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的新路径,成了青杠林村广大群众致富的“香饽饽”!

“一头热”发展猕猴桃种植

石元乡青杠林村是江油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全村259户87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32人,属省级贫困村。长年来,村民们要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要么外出打工挣钱,梦想着“吹糠见米”的好事。

为早日摘掉贫困的 “帽子”,2012年,石元乡党委政府按照“以点带面”的思路,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在青杠林村率先发展200亩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

然而,政府的好思路群众并不“买账”。他们在大山中长大,见惯了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认为那个根本不值钱。而且,种上了还要等三年才挂果,觉得这三年还不如在外打工挣钱来得实在。

面对群众的质疑和不支持,村两委干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种植了200亩红心猕猴桃。

脱贫产业成为“烫手山芋”

2013年初,200亩红心猕猴桃全面种植完成。但是除了少数几户愿意管理自家的几亩猕猴桃外,其余的猕猴桃根本无人问津,短短几个月,猕猴桃苗就被杂草“淹没”。乡村两级虽多次动员,并组织群众到外地学习取经,甚至由政府出资发补助,村上统一安排除草、施肥,仍有部分群众不“买账”。

眼看着200亩猕猴桃将要因管理不善洗白,怎么办?石元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希望通过引进大户将这好不容易发展的产业扶持成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底,终于引进旺苍县一户种植猕猴桃大户,按照“群众土地入股,效益分成”的方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大户的管理下,猕猴桃基地有一定的起色,2014年实现初挂果。

但由于该大户资金有限,管理未跟上,致使该产业当年收益较差,群众分红不理想,大户与群众均对此产业效益不甚满意,后虽经村两委多次交涉,效果却不明显。在2014年采摘结束后,双方终止了合作协议,200亩猕猴桃再次成为“烫手山芋”。

好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为尽快扭转局势,石元乡党委政府与青杠林村党支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现场会诊,积极探讨,多方谋划,于去年初探索出了“专合组织+党员+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大户参与、贫困户入股”的方式,鼓励当地的4名党员干部带头,与本村10名有一定经济和管理实力的大户及本村15户贫困户共同组建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名党员干部和10户大户各占1股,每股本金2万元;15户贫困户为1股,其入股本金2万元由乡政府财政投入。合作社按照500元/亩·年,每3年递增一次流转金的方式对200亩猕猴桃基地予以流转,进行统一管理。

从此,“山芋”不再“烫手”,而是成为致富的“香饽饽”。截至目前,合作社投入20万元做好了日常管理工作,解决群众就近务工2500人次。如今,猕猴桃即将采收,预计今年可收成5万余斤,纯收入20万余元,而15户贫困户可从中分红1.5万元左右。从2017年起,该合作社的猕猴桃将进入盛产期,产量及效益均会以30%幅度递增,3年后,其产量可达40万斤,年收入300余万元,村集体及当地群众可从这一产业中每年增加收入200余万元。

今年8月,为进一步做大该产业,促使青杠林村摘掉贫困的 “帽子”,村“两委”在征求大多数群众意见后,与合作社达成进一步合作协议,由乡政府再次注资70万元扩展红心猕猴桃基地100亩,注资20万元提升现有200亩猕猴桃基地,合作社对300亩猕猴桃基地进行统一管理。

合作社在未盈利期间按照财政投入资金10%的比例,向村委会和贫困户缴纳保底分红金,盈利期间则按照盈利的35%(不少于财政投入资金的10%)向村委会和贫困户缴纳盈利分成金,以彻底解决“空壳村”和贫困户持续增收问题。

(肖赟梅 特约通讯员 廖伯逊)

新闻推荐

抗辩意见激怒对方 代理人被诉名誉侵权 市中院终审判决:本案客观上不符合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