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如何监管好10万人的饮食安全?
“早点出发,不然今天走不完三个乡镇。”8月13日7点半,看着搭档匆匆跑来,江油市食药监局青莲监管所所长赵睿忍不住出声催促。这一天他们要对副食品生产情况进行例行巡查,而辖区内相关经营户有382家,全走一遍要花2个月时间。
2013年底,绵阳食药监局在乡镇、社区设立了69个监管所。但因机构初建,人手不足,尤其在监管面广且分散的农村,一个监管所2-3人,往往要负责数个乡镇、10万人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少事多,这支“新军”如何才能履好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张世东 本报记者 祖明远
150人要覆盖全市545万人
2013年11月18日,在整合工商、质监、商务、卫生部门的相关职能后,新调整的食药监局正式履职。
原来的食药监局共有31747家监管对象,整合职能后,这一数字上升到57000多家。为此,绵阳食药监局决定在乡镇、街道层面设立监管所,并将新调整过来的178人中的大多数充实到了基层,但仍感觉吃力。
除了要完成例行巡查外,监管所还要不时参与专项整治活动,如果发现重大案情线索,就必须要由总部派出稽查大队予以支援,平时则在各个监管所之间进行调剂。
8月13日早上出门前,为方便群众上门咨询办事,赵睿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办事流程贴到办公室大门上,“一般每周二我们都在办公室接待群众办事,群众都掌握规律了。”赵睿说。
每个所将配备“移动办公室”
经过调查统计,基层工作人员最大的困扰是执法效率偏低,尤其是在现场发现线索并取证检验后,还需要立案报批,需要在办公室和现场之间往返一次,既浪费时间,也会错失办案良机。
对此,绵阳为各监管所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同时筹划加配一套移动执法终端。使得执法人员能随时随地完成信息采集、检验、查询,还可以提交立案申请,现场即可打印出执法文书,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群众举报是另一个线索来源。绵阳已在全市各药店、餐饮场所布置了100台查询终端,方便市民查询药品、保健品的真伪。“未来还要增加群众投诉的渠道,真正用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绵阳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雒敏见说。
将监管阵线“前移”
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除执法人员的监督外,还需要引入其他力量。
以餐饮行业为例,绵阳建立了行业综合评价体系,对相关企业进行分级打分,并将等级展示在餐饮企业的显著位置。100分当中,行政监管占80分,行业协会占10分,消费者监督占10分。未来,这一做法还将推广到食品生产、流通等领域。
而在农村,因为生产经营者分散,规模小且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在各乡镇配备食品安全监管专兼职工作人员,各行政村也配备一名协管员,从而形成划片分区的网格化管理,同时将监管阵线“前移”,通过培训提高经营者的安全意识。
针对部分农村食品经营者“有心无力”、缺乏足够的安全操作知识,8月起,绵阳市陆续在各个区县启动针对食品领域相关经营者的专项培训,为他们补上安全操作这堂课。“只有让监管阵线前移,让生产经营者有意识、有能力实现自我监督,才能真正减轻监管压力,也才能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的食品和药品。”绵阳市食药监局局长李勇说。
新闻推荐
江油,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1300多年前,顺涪江而下,从这里走出过青年李白;“三线建设”后,沿宝成铁路,江油的冶金、机械制造业产品南下北上……带着工业城市的光环进入新时代,这座一直高速前进的城市...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