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术云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年的汶川地震使川西北地区大

四川日报 2012-07-20 18:18 大字

□刘术云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2008年的汶川地震,使川西北地区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江油市青莲镇文丰村灰塑和油饰彩画艺人张云凭借传统工艺,参与了部分古建筑的维修,其精美的灰塑和油饰彩画受到文物专家高度评价。近日,张云耗时大半年写成《川西北古建灰塑和油饰彩画技艺》,申请将这项传统技艺纳入非遗的保护范畴。这位69岁的老人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再不进行保护,也许这门传统技艺不久将面临失传。

独特的传统工艺

今年3月,江油小匡山李白读书台修复竣工,正式开门迎客。重新修复的太白金星殿、观音殿以及字库塔等建筑,古韵悠长。飞檐翘角之上,祥云朵朵、蟠龙盘绕,精美的花饰彩绘,栩栩如生。李白读书台的灰塑与彩绘,正是出自张云之手。

张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匠。上世纪60年代,他曾经考入江油师范学校学习美术,准备当一名美术老师。后来知识青年下乡,张云无意间结识了当地的灰塑艺人,很快痴迷其中。1972年,他干脆拜在当地有名的灰塑大师刘永政门下,成为第四代传人。

在张云眼里,灰塑和油饰彩画是中国传统艺人智慧的结晶,“这门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发扬光大。民间艺人在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广修会馆寺庙,逐步形成以江油、平武为中心的独特艺术形式。”张云说,灰塑和油饰彩绘通常用在寺庙宫观、亭台楼阁、祠堂和民居等古代建筑之上,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独特的配方配料和特殊的制作技术,可以让飞檐翘角上的人物走兽、花鸟鱼虫色彩斑斓、熠熠生辉。而灰塑定形,往往直接用砖和瓦灰,细处则用铁钉、铜丝。在其之上,再用稻草、石灰按一定比例搅拌,并用纸筋或蔴筋作拉伸用。待基本成形之后,再在其上彩绘。这全部的过程,所有材料环保,而且优势独到,“比如彩绘时刷上桐油,不仅可以防止风化,而且一两百年不变色不变形。用猪血填补缝隙,是因为它黏性好,收缩均匀,即使热胀冷缩,也绝不会再有裂缝出现。”

修旧如旧获好评

上世纪90年代,张云相继参与了“国保”窦圌山云岩寺钟楼、鼓楼的维修项目,并参与了宋代飞天藏殿屋面脊的修复。1997年,开始主持修复窦圌山仿清建筑票房工程。由于他有美术功底,彩绘和塑形相当过硬,再加上程序上绝不偷工减料,很快在业内小有名气。迄今他已主持修复过数十个古建工程。

张云最难忘怀2009年中江禹王宫-帝主庙的古建修缮。张云接到邀请到了现场,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屋脊都已经残破,“只能依稀在残留的脊上看到 《水淹金山寺》、宝瓶花等彩绘图案。”他一边指导工人按照木构件传统油作施工,一边细细研磨,最终绘出禹王宫山门、屋脊之上的全部图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专家组在工程验收的时候,感叹这种传统灰塑相比现在通用的水泥塑,更显沉稳和古色古香,也更符合古建筑修旧如旧的要求。

期待工艺再传承

和很多民间手工艺一样,灰塑和油饰彩画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张云迄今没收到一个像样的徒弟,因为这门手工艺要求匠人除了吃苦耐劳,还得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脑袋聪明点的,早就搞其他挣钱的活路去了。”

眼看年岁渐老,张云的焦虑也渐渐加深,“我不希望这门几百年的技艺在这一代就失传了。”今年年初,他动笔整理起灰塑、彩绘和壁画的搬迁等资料,终于在5月,把几十年的心血写就近20页的《川西北古建灰塑和油饰彩画技艺》。张云说,他已在不久前把这份资料递交给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希望能争取让这项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有对其感兴趣的,我愿意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新闻推荐

龙凤古镇的新老“镇民”们:以前“不愿留”现在“舍不得走”

□刘钰谨本报记者张岚12月4日,记者来到遂宁市龙凤古镇,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古镇的青石板巷道,街边小店传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忙了一个中午,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后,凤临阁老板唐波终于可以停下来喝口水...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