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武威日报 2022-04-08 20:59 大字

凉州区永昌镇立足本地实际,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

“理"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本报记者李政阳戴声桥

“现在谁家有红白事,都愿意按着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的章程去办,吃啥饭、用啥烟酒、几天办完?都按规矩办,省钱省心又省事。"近日,在凉州区永昌镇上源村,村民秦加良这样对记者说。

然而,就在几年前,永昌镇的红白事却是另一番景象。“过去办丧事,来来回回要搞7天,放鞭炮、请道士大几千,吹拉弹唱样样不落。不少家庭并不富裕的村民咬紧牙关也要拼规模、比派头,大家有苦难言。"秦加良告诉记者,如今父亲去世,在操办丧事过程中,村上的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帮忙,他积极响应‘丧事简办’的号召,没有大操大办,只用了3天时间就办完了丧事。

近年来,为了打破这种陈风旧俗,永昌镇立足本地实际,全力服务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减轻农村群众婚丧负担,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丧新风。

“‘红白理事会’带出了好乡风,厚养薄葬已逐步成为许多村民的共识。"永昌镇民政助理员李菊花说,各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尊老敬老、重养轻葬的新风在镇里树立起来。

在上源村,记者看到了该村制定的《红白理事会章程》,《章程》对村民办理红白事宜各种细节作了具体规定:出席婚宴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荤素搭配合理,菜量适当,每桌不超过800元……细细看,大到酒席桌数,小到菜品种类,都为村民严格把关,既倡导节约,又彰显新风,可操作性也很强。

如今,在红白理事会的带动下,村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文明之风不仅在永昌镇形成“小气候",还尽己所能为优化乡风“大环境"发挥着“乘数效应"。

新闻推荐

“三省+三零”让企业办电省心用电舒心

对照图纸优化项目电力设施建设方案本报讯(绵报融媒记者黄小芹文/图)故障在一线排查,服务在一线优化,问题在一线解决。近段时...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