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衣布”集市开市城里人进村购鲜菜

绵阳晚报 2021-01-16 11:26 大字

交易市场购销两旺

本报讯(吕黄梅罗茂珲记者杨檎文/图)1月13日,北川永昌镇宝林村“德衣布”农副产品交易集市迎来了2021年的第一场开市。一大早,村民们便把自家的农副产品带来集市进行售卖,不少城里的居民则“闻风而动”,纷纷进村“买新鲜”。

羌语“德衣布”是“致富”的意思,契合老百姓致富增收的愿望,所以将农产品交易市场命名为“德衣布”。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户村民参与到农产品销售中来,销售额达500余万元,人均增收200余元。为了破解农村零散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帮助老百姓更好地把自家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去年6月,永昌镇在宝林村、高安村和金龟村打造了3个农副产品交易集市,供老百姓摆摊设点。

“有了‘德衣布’,我们现在卖啥都很方便,我今天推了10多斤豆腐卖了50多块钱,10来分钟就卖完了。”宝林村村民李忠绪告诉记者。66岁的肖清秀是宝林村12组的村民,平时靠自己种小菜和养殖鸡、鸭来维持生活,但是一直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如今,依托这个交易集市,她家的农副产品再也不愁销了。“自从成立这个市场,我们自家种的小菜在家门口就卖了,我今天背来的萝卜、豆腐都卖得很好,价格也很不错。”肖清秀笑着告诉记者。

专程从北川新县城赶来采买的退休干部肖大爷指着自行车筐里的猪肉、鸡蛋和青菜等告诉记者:“现在我买菜一般都来这里,你看,多新鲜!而且价格还比城里实惠。”

“通过‘德衣布’把全村的农副产品整合起来,然后在老百姓家门口建立这个集贸市场,来推广我们农村的特色绿色品牌和产业,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和群众的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永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胥执邦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村民们农副产品“销售对路”问题,永昌镇还广泛动员驻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企业、小区物业公司、学校、医院等参与结对共建,充分发挥行业及其衍生资源优势,拓宽县镇外销售渠道,通过签订供销协议等方式建立供销机制,实现农副产品稳销、农民稳增收。目前,已与富临集团等3家企业签订销售协议,累计销售农副产品3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北川冰河中的生死营救

本报讯(李远梅罗代凤记者杨檎文/图)12月22日晚,一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翻下70余米高的悬崖,掉落在河滩上。北川公安民警、医生...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