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多措并举实现生猪稳产保供

绵阳日报 2020-12-14 07: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杨檎)大雪节气过后,北川各地农村进入了肥猪“宰杀季”,丰富多彩的“年猪节”、“刨汤节”也陆续在村村寨寨拉开序幕。吃着香喷喷的“刨汤肉”,数着沉甸甸的“红票子”,由衷的喜悦让广大养殖户纷纷笑开了颜。

“我们村的猪早就被订购光了!”12月10日,擂鼓镇爬山村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爬山村是个人口不多的小山村,全村只养了100多头猪,还没出栏就全部被订购了。“去年我们刚开始卖年猪时每斤的价格是25、26元,后来才涨到27、28元,今年直接就卖的29元,好卖得很,供不应求!”

据北川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级下达给北川18万头生猪生产任务,同时北川还承接了成都市异地生产1.5万头的任务。截至目前,全县生猪存栏17.61万头,同比增长36.4%;其中能繁母猪2.63万头,同比增长98.06%。目前全县已出栏生猪19.07万头,同比增长39.86%。“预计今年全县能出栏生猪21万头,将超额完成下达任务。”

2020年,在全力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北川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全县不少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猪生产更是如此。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广大农户和企业迎难而上,使得全县的生猪产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了解,为了促进生猪生产,北川制定了《生猪产业稳产保供行动方案》,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养殖场户,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

在狠抓责任落实的基础上,北川狠抓疫病防控,以防促产。全县上下始终坚持“抓防疫就是抓生产”的发展理念,构建了非洲猪瘟防控“3+1”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生猪调运监管,适时限制县外生猪入境,防范外疫输入。同时,组织开展“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春季、夏季、秋冬季行动,强化消毒灭源,净化养殖环境;组织实施好春秋季集中免疫,提高畜禽抵抗力;组织开展市场监管检查和成效评价,采样监测环境样品68份,结果均为阴性;培训、指导生猪全产业链落实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屠宰检疫监管和市场管理,防范流通环节疫病传播风险;及时、科学处置可疑病例,将疫病损失降到了最低。

与此同时,北川还多管齐下狠抓投入,进一步夯实了产能。“从年初开始我们就积极组织补栏,引发了《关于做好生猪复养工作的通知》,在全县开展复养评估和指导,2019年生猪异常死亡扑杀户中有近500户开展复养并复养成功,复养率达到了72.85%。”北川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充分研判形势、仔细对比算账之后,引导养殖场和养殖户积极补栏,并根据养殖需求,大力调剂仔猪供应,组织县内繁育场优先优惠满足本地仔猪供应,协调羌山农牧等养殖龙头企业无偿供应3000头给脱贫户发展生猪生产。同时,安排统筹整合资金和产业强镇资金1800余万元,支持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发展项目8个;组织技术服务,引导养殖场户扩能改造升级,今年累计投资8亿余元新建、改建和扩建生猪养殖场141个,新增产能8万余头。

“今年我家养了40头,还没出栏就被城里人提前订购完了。这几天开始杀猪,杀一头他们就拉走一头,都说北川山上的猪肉好吃呢!”爬山村村民魏德明告诉记者,去年他家通过养猪挣了30多万元,全家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还添置了一辆汽车。“今年猪还没杀完,具体有多少收入还没法统计,但总体说来效益还是挺不错的。”魏德明说,现在政策好,从县上、镇上到村上都在大力支持发展生猪产业,给了养殖户极大的信心,“有奔头,明年继续好好养!”

新闻推荐

推进文旅融合 创造美好生活

俯瞰西窝寨富有羌族特色的木楼客栈“独臂猪倌”应育双与他的牛儿毛兴唐一家围着火炉,袅袅炊烟熏着腊肉香肠使用机械打碎玉...

北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