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桥已现雏形 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约85% 相关人士解析进度缓慢原因

绵阳晚报 2017-09-18 11:45 大字

北川羌族自治县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桥,关乎着北川两万余群众的出行,也牵动着外界人士的心,按照原计划于今年10月就要竣工通车,但眼看国庆来临,大桥仅在几天前才架起了一条单肋。为什么这座大桥架设进度这么缓慢?15日,记者再次来到唐家山堰塞湖,了解大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记者王望

天气限制季节性暴雨“拖延”工期

15日下午,小雨,唐家山堰塞湖上一根红色的钢管架设在云雾之间,湖面浑浊的洪水还未退去,泥沙冲刷着跨湖大桥下面前几日已被冲垮的人行便桥。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露出水面,钢铁设施上的锈迹斑斑与红色的大桥钢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条件即便没法施工,但工地还是有一个安全员、两台大货车和两台挖掘机正在工作。

来自北川曲山镇沙坝村的邓顺才见雨已停下,便脱去厚重的雨衣。已经年过七旬的他,站在跨湖大桥项目的最高点,不时向悬崖下伸头看看,统计下面两台大货车运送沙石的趟数。

“如果工程在正常施工,我就会到下面(湖边)的路口当安全员,告知过往人行便桥的老百姓注意安全。”邓顺才说,前段时间北川关内多个乡镇连续暴雨,导致堰塞湖水位急剧上涨,除修建的人行便桥外,湖边的施工平台也被淹没,板房所有的施工人员全部撤离。“洪水退去过后,平台上的钢管里全是泥沙,工人们就钻进去一根一根清掏,光掏管道就用了五六天。”

记者了解到,大桥主桥长277.56米,宽10米,设计主跨为1孔净跨径160米,净矢高32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开工建设至今,已累计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约85%。

环境限制现场搭建主拱钢管加工场地

在工程项目部,一本厚厚的唐家山特大桥施工图设计,已经被北川公路管理所项目代表顾晨建记得滚瓜烂熟。

“很多人都知道堰塞湖上要建一座桥,有的叫特大桥,有的叫溜改桥,但这座桥其实只是整个项目的二期工程。“顾晨建说,整个项目叫北川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新建工程(楼房坪溜索改桥),工程还包含了一期一条长8.5公里、宽6.5米的引道。

“一般施工方修路,只要按照设计图纸修好就行了,大多都不会考虑其他因素。”顾晨建说,但这条路挖开以后,我们邀请测量单位监测,却发现引道及所在的石龙村安置点和山上的302省道所处的山体本身就是一个滑坡体,为了将来不发生二次地质灾害,工程决定调整设计方案加固这个山体,也就是在山体上面打桩修建抗滑挡墙。后来挡墙就修了两百多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大桥的主拱钢管是上下两根直径0.75米的钢管和中间斜拉的0.351米直径钢管焊接浇灌混凝土而成。”顾晨建介绍,由于大桥的材料要求非常高,这样的钢管在市面上买不到,只有先用钢板卷成管状,再焊接成一根钢管。然后再弯曲成型,最后在钢管中灌入混凝土。这些材料原本可以在加工厂做完以后才运送到工地,但由于北川道路的限制,特别是从山上运送到施工现场这几公里路,根本无法运输,因此就在施工现场搭建了一个至少2000平方米的加工场地。

现场加工又要考虑到汛期堰塞湖水位上涨的情况,所以建设加工场地时选择了相对较高的一块平地。为以防万一,钢管加工场所有施工人员于今年7月底汛期来临前撤离板房区,现场材料设备转运至高处集中存放,钢管拱大小构件统一用钢丝绳捆绑固定。“但8月下旬北川连续暴雨对项目还是造成了严重影响。“顾晨建说,通过前期防汛工作安排,已将工程损失降至最低。

技术难题重新加固工字钢梁耗费两个多月

大桥南北岸拱座基础位于沟谷坡面上,场地狭小,机械出渣难度大,特别是两岸岩层多为泥岩,属软石,遇水易软化,开挖暴露后易风化,岩层稳定性差,施工安全风险高。受场地限制的影响,很多看似简单的工程在唐家山堰塞湖畔,就成了棘手的技术问题,仅施工技术队伍都换了好几次。

顾晨建介绍,大桥的建设先要在南北两岸各修建一个索塔,由于两岸山体的限制,两个索塔的高度就不一样,靠302省道一侧的南岸要稍微好一点,对面环湖路的北岸就非常困难。“在这样的山体建好的索塔也不稳固,所以就需要在山体中间打一个地锚,就好比打一颗螺丝钉在山体,然后用钢绳将索塔固定。”

顾晨建说,地锚的夹角是15度,上面有一个索锚工字钢梁,也就是将钢绳的一头拴在这个梁上,另一头用来牵引索塔。在所有的设计施工上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所有的数据都显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就在今年6月9日工程完成后进行试吊主拱钢管时,实验却失败了。“实验时工字钢梁上的电子测量仪显示,受钢梁受力时出现了偏差,如果是现实中就是钢绳把这根梁拉变形了,我们停止了实验,向上级报告重新做方案,再重新加固,这一个过程又多耗费了两个多月。”

“正是这个几乎用毫米计算的‘小问题\’,在报告后的第二天,相关领导就带领专家团队到大桥施工现场来研究讨论解决方案。”顾晨建说,北川人都知道,唐家山堰塞湖大桥是关乎2万余群众出行及农副产品运输的重大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主管单位,及项目业主单位北川公路管理所,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经现场技术专家勘察分析,缆索吊装系统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直到今年8月才重新试吊成功。

共同愿望尽快完成大桥建设

顾晨建说,了解过工程的人都知道,一个项目在施工建设后,施工现场一般都只有施工方和监理单位,但北川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新建工程(楼房坪溜索改桥)除去这两个单位外,在施工项目部,还有业主、三个试验检测单位、设计单位、桥梁专家、县质量监督管理站等多个单位的派驻人员长期驻扎项目部。这个驻扎不是一周来开一次例会,而是驻扎到现场发现任何问题就立即讨论解决或上报。

记者了解到,作为大桥的业主单位还要求监督方必须有甲级实验单位资质,并必须要在现场设置工地实验室,所有实验由几方各自开展,最后再汇总。“做工程最不能忽略质量安全。”顾晨建说,建设这座桥作为业主单位也深知有重重困难,但他们非常有社会责任感,施工单位不计成本,各参建单位克服疑难险阻积极配合,争取尽快完成大桥建设为两岸群众出行提供交通便利。

新闻推荐

国庆中秋北川推出系列文旅特色套餐——双节同庆到北川禹羌风情醉游人

本报讯(记者杨檎)今年国庆大假又逢中秋佳节,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北川,“双节”同庆时将为广大游客献上怎样的“特色大餐”?记者从北川文化旅游部门了解到,北川目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届时将让所有慕名...

北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