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统技艺:文化扶贫的金钥匙

绵阳日报 2017-06-10 07:29 大字

近年来,绵阳市“北川草编、平武羌绣、北川手工茶等诸多传统非遗项目进一步拓展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有效路径,使原本“养在深闺、不为人知、后继乏人”的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其在文化扶贫方面更是彰显出独特的经济价值。

□袁红忠本报记者彭雪实习生雷雪靖文/图

北川草编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先这样编织,然后再对折编,大家懂了吗?”3月29日,北川贫困村安昌镇高安村北川草编扶贫培训班正式开班。北川草编代表性传承人、北川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手把手教村民学习草编技艺。

安昌镇福田村村民吴敏经过技术培训后,不仅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为绵阳城区一些学校的北川草编兴趣班授课,同时还成为公司旗下一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回收村民编织的草编产品,指导合作社的村民根据订单后续加工。

禹里大湾村村民王兴碧腿有残疾,丈夫眼睛不好,孩子还要读书,家庭特别困难。2013年,参加草编技术培训后,她每月靠草编可稳定收入1000多元。记者了解到,像吴敏,王兴碧这样经过培训,为公司加工产品的留守妇女和残疾人,仅在册的就有100多人。

从2011年开始,黄强先后在北川乡镇及县城禹羌传承培训学校培训北川草编,共培训家庭困难的群众3000—4000人。学成后,公司与村民签订协议,村民利用自家田里的稻草秸秆等材料加上公司提供的辅助材料按订单编制草编产品,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每月底,由公司回收后加工成成品。这种模式,让当地群众不但可以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干农活,还可利用农闲编制草编挣钱。黄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技术培训的当地群众,在不耽搁家务的同时编草鞋,每月在家里就可收入1000元左右。草鞋对稻草的要求高,黄强另辟蹊径,研发出用玉米壳编草鞋。一亩地的玉米壳,用于编草鞋、拖鞋,每亩可增收1000元左右。与此同时,黄强还开发出了棕叶制品,编制昆虫、生肖等草编产品。北川草编多次亮相国际非遗节,产品出口到欧美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

平武羌绣小针头带动大产业

平武平通益泉村,阵阵果香扑鼻。村民任朝清家的木制吊脚楼上,云朵绣坊之“草坊坪”藏身于梅林之中,几名远道而来的客人饶有兴致地在任明清指导下体验羌族刺绣。“草坊坪”是任朝清家的羌族文化体验作坊,除体验刺绣外,还可体验竹编、剪纸等。

“这段时间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游人很多,加上吃饭和住宿,我都有点忙不过来了。”任朝清家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大儿子智力障碍,父亲和妹妹患先天性眼疾,老母亲体弱多病,妹夫去世后,留下患有眼疾的妹妹和年幼的侄女。一大家子靠任朝清夫妻务农维持生计。“今天能有这样的生活,都是沈艳燕的功劳。”任朝清脸上满是笑容,她口中的沈艳燕是市羌绣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朝清平时也喜欢刺绣和剪纸,在沈艳燕的劝说下,开始系统学习刺绣,成了一名绣娘。农忙之余,任朝清从事羌绣便能增加几千元的收入。近几年,沈艳燕把羌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农业等融合,打造以羌民俗文化、古羌梅文化、茶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品牌,形成了“小针头带动大产业”的商业模式。在沈艳燕的帮助下,任朝清借钱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如以梅花为主题的羌族特色吊脚楼云朵绣坊——“草坊坪”,让游客们在梅花丛中体验羌绣魅力同时,依托地势养起了跑山鸡,山猪等,让游客在农庄可以吃到地道的生态菜品。

贫困户彭贵秀家住锁江羌族乡,这里有着100多亩美如水墨画的厚朴花。作为***对象,彭贵秀在沈艳燕的带领下学会了羌绣,成为云朵绣坊里的一名绣娘。豆叩镇银岭村村民赵熠雯,外出打工返乡后,在沈艳燕的帮扶下,在茶山开办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羌韵雯绣”农家乐和云朵绣坊,游客在采茶、品茶的同时还能亲手绣茶花……如今,平武羌绣已带动了200余户贫困村民致富,带动了50多家农家乐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平武羌绣绣品销量非常好,已经出口到了很多国家。

北川手工茶帮人先帮技和艺

前段时间,绵阳非遗产项目“羌茶手工制作技艺”扶贫培训班在北川曲山镇举行。30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名代表。作为授课老师,“羌茶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振兴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吴红,现场教学员们了解茶文化,学习传承非遗羌茶手工制作技艺、茶艺表演等技能。

“帮人先帮技和艺。”这是吴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经历“5·12”特大地震夺去至亲的灾难后,吴红没有沉溺在悲伤中,他利用自己手工茶的特长,带头成立茶叶种植专合社,免费教群众学习羌茶制作,每年从利润中向茶农分红。拿出资金对古老茶艺进行扶持,凡是恢复老茶树的,每亩补贴500元;自家老茶树上采的茶叶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5元,凭收据再补贴5元。在吴红的推动下,大水、岩羊等村恢复老茶园基地1500亩,102户社员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29户。还建成了“绵阳市非遗‘羌茶手工制作技艺\’展示中心”,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手工制茶和学员培训以及传承非遗文化、展示传统茶艺。

去年底,村里14户建档贫困户每户拿到政府一万元的产业扶持周转金,他们把这笔周转金加入到合作社,吴红承诺,每年给他们保底分红800元。邓忠美、唐安斌、母贤碧、赵勤等4户建档贫困户今年也来到吴红的合作社学炒茶。吴红给他们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学习期间,包吃包住每人每月领1500元的工资。学会炒茶后,可自己炒茶,也可以炒茶技术工的身份回到合作社,每天靠手工茶制作可获得200元的收入。

像黄强、沈艳燕、吴红这样利用非遗传承方式带动脱贫致富的还有很多,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用文化扶贫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云朵绣坊

制作手工茶

茶艺师传授茶艺

新闻推荐

长篇报告文学《羌山追梦记》举行首发式暨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杨檎)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羌山追梦记》首发式暨研讨会近日在北川举行。《羌山追梦记》由市文联副主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荣宏历时两年创作完成,以生动的笔触和饱满的...

北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