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漏斗区”山村吃上自来水 北川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四川日报 2017-02-14 00:00 大字
创新

用上供应稳定的自来水,对北川县桂溪凤凰村的村民吴正江来说,这在去年都还不敢想。凤凰村海拔超过1500米,海拔较高导致水管维修困难,而喀斯特地貌广布又导致当地自来水水量不足、供水不稳定。

去年初,北川启动40个幸福美丽新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新建备用水源地和物业化管理的方式,让自来水流到每家每户。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先天不足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难储存

以前,每到冬季,吴正江就要从一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每天两次,来回40分钟。”“莫法,地质条件很不好,水源不稳定。”北川县水务局农村饮水股股长周坤介绍,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时,凤凰村便已初步实现了自来水入村入户,吴正江家的自来水管也已经接通了六年。但是,由于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难以储存,且地下岩洞多,加之地震影响,凤凰村成了地下水的“漏斗区”。

在“十二五”期间,北川借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集中式供水管网已覆盖全县95%的村落。但根据摸排,这些供水工程均不同程度受到水源不稳定、水量变化大的影响,“冬季有三四个月,不少村民都要守着水龙头挑水吃。”周坤介绍。

以凤凰村为例,每到冬季,村里自来水取水口水位降低,取水量只能满足一半村民的需求,“也就是中午或者天气好的时候,上游化冻了抽点水。”凤凰村村支书吴正文介绍。

除了水源不稳定,海拔偏高导致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也让这里的管网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冬天一来,零下十几度,管子经常坏,不敢用。”吴正文介绍,按照规定,村里的自来水管网由乡镇供水站负责维修,但当地距离镇上足有8公里,且多是山路,“一个镇就两三个技术员,冬天根本忙不过来。”他说,经常报修后三天,技术员才能到达现场。

补足短板

建备用水源,物业化管理管网

2016年初,北川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当地将对291个供水率不达标、供水稳定性不足的村落,实施集中改造。

在具体实施工程中,北川县瞄准备用水源建设,同时,推行物业化管理模式,将管网管理职能进一步下沉到村一级。

趁此时机,凤凰村在山溪的一侧修筑了蓄水量达3000立方米的储水池。每天中午趁着气候转暖、河水上涨时蓄水。去冬今春,这里再也没发生过停水事故。

而在北川县香泉乡紫霞村,针对当地分散供水的现实,技术人员挨家挨户修建了对应的小微型备用水源——蓄水池,“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两三百立方米的蓄水池,平时用村里管网中的水,然后存蓄一部分,一旦管网出了问题,就启用自己的备用水。”香泉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针对管网的日常管护问题,按照接近性和便捷性的原则,北川把项目划分成不同的管护区,原则上让每个行政村均有一个专职管护人员。

吴正江还有一个身份——村里的水管维修工。他说,每个月这份工作的工资收入分为两部分:基本工资300元+实际维修量的绩效考核。“上头分了三个级别,一般小毛病修一次5元钱,大一点的20元钱,更大的40元。”吴正江说,每次维修完,他都要找客户签字,并且用手机拍照留存,以待乡镇供水站前来核实。

截至目前,去年实施巩固提升工程的40个村已经全部配齐专职管护维修人员。“预计今年,我们还要实施40个村的提升工程,这些村也会按照凤凰村的模式配齐人手,让老百姓的自来水用得好,用得放心。”周坤说。

新闻推荐

四川北川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

新华社成都9月6日专电(记者童方)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6日通报,绵阳市北川县陈家坝乡5日发生山体滑坡,无人员伤亡,但滑坡阻断河道形成堰塞湖。5日2时左右,陈家坝乡太洪村李家湾都贯河右岸突发山体滑坡阻断...

北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北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