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俗传承古羌风情 四川北川片口乡举办第二届非遗民俗文化节
[摘要]四川北川片口乡举办第二届非遗民俗文化节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文/图
1月5日上午,四川省北川县片口乡场镇,龙腾狮跃、锣鼓喧天。高跷狮灯、古街风情坝坝宴、篝火沙朗……身着羌族服饰的羌家儿女们跳起羊皮鼓舞和沙朗,轮番上演具有羌族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巡游,热闹非凡。由绵阳市北川县文广新旅局、绵阳市艺术剧院、县文化馆主办,北川片口乡党委、政府,民族艺术团承办,北川县民宗局、县工商联协办的“老片口第二届非遗民俗文化节”隆重举行。上万游客慕名赶往有着“深山小成都”美誉的片口,与当地群众一起欢庆节日。浓浓的羌族民族文化,让游客们感受了一场古羌民俗文化盛宴。
当日上午9点过,盛大的民俗文化巡游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全副武装”的龙灯队、高跷狮舞队、羊皮鼓舞队、沙朗队在羌族响器、羌族吹吹的伴奏下,被众多观众簇拥着穿行在片口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在场镇的主要街道上,品种繁多的当地土特产也“闪亮登场”。淳朴的老农将自家亲手种养或制作的山药、当归、土蜂蜜、老腊肉、玉米酒等摆满了街道两旁,接受着游客们的“检阅”。地道的质量,公道的价格,让许多游客忍不住大包小包地买个不停。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长长的老街上,早已摆好了数十张餐桌,厨娘们端着掌盘,将羌族传统的“九大碗”和各种山野菜肴—端上桌,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下午在乡政府大院里进行了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精彩的歌舞、玄幻的魔术、滑稽的小品和川剧保留节目“滚灯”、“变脸”等看得观众们大呼过瘾,偌大的院子被挤得水泄不通。
夜幕降临,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烤全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人们围着篝火跳沙朗、喝咂酒、吃羊肉,不亦乐乎。与此同时,各路龙灯再次汇聚到街中心,传统的“烧火龙”如约上演,龙灯上的火光将整个场镇照耀得亮如白昼……“深山小成都”,风情最宜人。
非遗民俗文化节上,片口的古羌风情结结实实地醉倒了所有人。据悉,片口乡有羌族婚嫁仪式、上九会龙灯、六月十九观音会耍水龙、传统打铁技艺等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节不仅展示了非遗民间民俗活动,还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更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宣传了古羌民俗文化。
相关阅读
北川片口乡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境西北部,地处北川、平武、松潘三县交界处,东北连平武县泗耳藏族乡,西北与松潘县白羊乡邻界,是古白草羌的聚居地。这里民风淳朴,民俗独特,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无尽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要数老片口的“高跷狮舞”和“烧火龙”、“耍水龙”。
“高跷狮舞”在片口已有几百年历史。古时当地羌民为了祈求太平、驱邪避灾,在一些特定时间,头戴彩色狮盔,脚踩木制高跷,手执彩色狮尾随意舞动以显示威猛。后来“高跷狮舞”作为片口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当地盛行 “烧火龙”与“耍水龙”的起源与之相似,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这一天,当地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舞龙活动,人们千方百计地将正在舞动的龙灯点燃烧着以示庆祝;而在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人们则会万人空巷,参与向龙灯泼水,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