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的理想从成都起步,我的事业从成都出发”罗强当选成都市市长

华西都市报 2017-01-09 11:26 大字

罗强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晨)1月8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成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

罗强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忠林、陈建辉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洁、任闻宇、杨一平、肖压西、里赞、何立祥、宋志斌、张映明、施跃华、徐云、曾敏、意寂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会议表决通过了成都市十六届人大个别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名单。表决通过了成都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成都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成都市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新市长罗强:

努力实现群众看得见的“有感发展”

闭幕大会上,新当选的成都市市长罗强发表讲话。他说:“年,我到成都来读大学。我的理想从成都起步,我的事业从成都出发,成都是我学习、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我深深地热爱这座拥有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和谐包容、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城市。”

他说,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市长的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上,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将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成都事业发展中,把全部心思用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和同志们的期望!”

对于今后的工作,罗强承诺,将不忘初心,牢记宗旨。时刻把全市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福祉挂在心头,全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实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感发展”。

成都第三位“博士市长”

懂民情,也懂高新技术

罗强是成都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任市长。记者梳理发现,他也是成都连续第三任“博士市长”。

除了高学历,罗强也具有扎实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与四川许多干部一样,罗强也是一位“灾区干部”。年4月罗强出任广元市委书记,赴任仅天,广元便遭遇“5·”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创,他全程见证并参与了广元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任广元市委书记的4年时间里,他和全市干部群众一起努力,交出了一份漂亮的“重建成绩单”。

年5月,罗强担任绵阳市委书记。此时的绵阳,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正在寻找新的驱动力。罗强抓住了绵阳是中国“唯一以科技城命名的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做足了文章,自年起,将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纳入常态化,并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三大固定展会之一,重点打造科技城政策支撑、创新创业、开放合作、产业承载“四大平台”。

罗强对新技术、新应用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敏锐性”,并善于运用。早在担任达州市市长时,罗强便萌生了在网络上开设市长信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年7月,罗强调任省政府秘书长,继续践行“网络理政”理念。去年,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上网访民情,下网解民忧》说:网络理政要进入深水区,领导干部要科学对待互联网,剔除隔膜、恐惧和排斥心理。

罗强也是一个懂民情的人。检索罗强在三地工作的年春节发现,他基本上是和环卫工人、煤矿工人、贫困户、道班工人、复转军人、福利院老人一起吃年饭,这种浓浓的民生情话年从未间断。任绵阳市委书记期间,罗强一直联系北川县禹里镇石纽村。离开绵阳、赴省政府任职秘书长后,这份“联系”仍没有隔断。去年6月,罗强率队再次到石纽村看望“亲戚”,夜宿农家,与群众深入交心谈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晨 综合川报观察

新闻推荐

“北川模式” 升级 打造“全域旅游” 格局

26日,2016年绵阳市旅游发展大会在北川开幕。届时,北川首届沙朗节、无人机飞行体验、城市夜游会、大美羌城晚会、篝火晚会等等节目,为观众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近年来,北川正着力打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