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内知名全域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绵阳日报 2016-09-25 00:00 大字

近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旅游规划引领、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培育核心品牌的总体部署,把旅游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双创驱动、开放粘合”战略,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和“全域旅游目的地”。2016年1-8月,全县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投入近4亿元,共接待游客336.6万人次,同比增长2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3.9%,旅游收入连翻四番。A级以上景区数量占全市40%,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省旅游强县等称号。“大禹故里、中国羌城、大爱北川”的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本版组稿 王望

培育特色旅游 壮大县域经济产业支撑

北川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有羌族人口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4%,其羌风民俗、宗教祭祀、节庆典礼、乐礼歌舞、小吃杂耍,无不演绎传承古羌文化的悠远神秘……

北川是大禹故里,禹羌文化厚重,境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每个遗迹都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北川地处“神秘天际线”北纬31度附近,保存了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林地面积3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7%;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林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禹穴沟风景区、九皇山、药王谷风景宜人……

北川地处成德绵经济区,位于绵阳半小时经济圈,是目前全省离中心城市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赋予了北川旅游跨越发展的无限潜力。

近年来,北川充分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域品牌等优势,坚持挖文化、提内涵、推精品、显特色、树品牌,努力构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努力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禹羌文化游、康养休闲游、乡村体验游、减灾科普游为特色,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特别是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北川旅游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新县城距绵阳市区25公里、成都城区120公里、重庆350公里、西安600公里,距绵阳南郊机场32公里、成绵铁路绵阳火车站30公里、在建的成兰铁路雎水站26公里。全县通车里程2273公里,一级公路直达绵阳,成绵高速、成绵复线,国道247线、347线横穿境内,开工建设的绵九高速穿境而过。

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亿元。今年1-8月,全县接待游客33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亿元,全县特色旅游实力显著增强,正逐渐成为旅游扶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今年中秋,来自成都的游客陈女士一家第二次来到北川旅游,去年来主要是参观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北川新县城等与震后相关的地方,由于时间短暂,北川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特色却没有尽兴感受。“中秋到了北川石椅羌寨,感受羌族文化,呼吸新鲜空气,真正感受了北川特色旅游的魅力。”陈女士说。

全景全域旅游 构建转型升级“北川模式”

前不久,北川桂溪至永昌旅游环境提升打造(邓家场镇段)道路改建工程施工完毕,一条崭新的公路提升了旅游环线的沿途景色。

近年来,为顺应全民旅游时代的市场需求,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北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准确研判,始终专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基本取向,大力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双创驱动、开放粘合”战略,紧扣“旅游

全景化”这条主线,以环境优

化为基础,以体制建设为

关键,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统筹融合为路径,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努力实现旅游业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根本转变的“北川模式”。

在此过程中,过去由旅游主管部门主导的旅游发展领导机制,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形势,发展全域旅游,领导机制需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北川正着力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乡镇)联动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机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从源头上解决旅游主管部门一家唱“独

角戏”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以被列为首

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科学编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明确全域旅游

发展思路,科学引领全县

旅游产业发展。在提

升现有A级景区品质的同时,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标准,加快实施新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新县城景观,积极打造旅游小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把家园变花园,把辖区变景区。推动“旅游+”各产业,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相融相盛。特别是把发展旅游与传统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打好禹羌文化牌、感恩文化牌、红色文化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北川模式”的转型升级,全县形成了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皇山景区、药王谷景区、北川维斯特农业休闲旅游区、寻龙山景区),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石椅村),1个国家级“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村(正河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曲山镇、桂溪镇),32家星级农家乐,优势品牌集群基本形成,被评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旅游强县,成功进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

全民共建共享放大富民产业“溢出效应”

以前,曲山镇石椅村的村民邵朝军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叫做“上山”。如今,村里两家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着水果基地和农家乐,通过种植技能和服务水平培训,村民们再也不用“上山”,而是进合作社上班,成为“上班族”。目前,石椅村水果基地和12家农家乐长期用工55人,最低月工资为1500元,最高月工资达2800元。

旅游业是最典型的富民产业。北川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坚持按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城乡,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优美景区环境。坚持产业互动,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使相关产业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发展全域旅游,根本上讲是要让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真正实现旅游富民。近年来,北川通过推动山区变景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积极开办特色农家乐、营销特色农产品,累计带动1813户、5440人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迈上致富路,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达到28751人,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

北川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扶贫重要载体,实施智力扶贫和***战略,积极探索扶贫路径,创新扶贫模式,找准着力点,变“输血”为“造血”,打赢扶贫攻坚战,促进富民增收奔康。鼓励农民通过改扩建设施,积极创办农家乐增加收入,全县发展农家乐18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2家,辐射带动1800多户5400余人受益,每年实现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通过鼓励引导农民将茶叶、猪肉、土鸡、水果等农土特产品商品化,依托旅游景区、农家乐等游客集中区域精准营销,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去年全县3260户贫困群众通过就地销售农特产品,户均增收近1000元。通过旅游业的兴起,带活了一批旅游企业,也为群众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目前,九皇山、药王谷等旅游项目建设长期用工4527人,其中贫困人口3168人,最低月工资为1200元,最高月工资达2800元。

2016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北川举行,北川县委、县政府将以本次旅发大会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新引擎,努力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为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贡献更大“北川力量”!

新闻推荐

绿色发展的擂鼓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中共绵阳市委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绵阳的决定》。北川县擂鼓镇积极响应《决定》号召,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不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