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找牧神的乐器:羌笛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8-19 00:00 大字

□ 焦虎三/文 余耀明/图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羌笛通过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墨早已大名鼎鼎,它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从王昌龄的《从军行》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这种独特的乐器成为了那个时代边塞历史的象征。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翻山越岭 寻找羌笛师傅

作为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在华夏的历史上,羌笛的形象通过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墨,早已变得大名鼎鼎。在唐代,羌笛是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从王昌龄的《从军行》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种独特的乐器,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那个时代边塞历史的象征,从唐直至宋、元、明各代,在诗词中,人们仍可见到关于羌笛的文字。

现在,作为非遗茂县羌笛的传承人主要有何王全、陈海元二人,二人都是羌族,年龄也差不多大,50出头。当我第一次看见何派羌笛的正宗传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何王全时,今年52岁的他正在家里厨房内清洗抽油烟机。当我提出让他表演一下羌笛时,他兴奋与满足的神态立刻浮现在脸上。他手脚麻利地一一打开皮箱,“我找一件资格的手工麻布羌装换下装。”他说。

何王全找出了两套手工编织的精致麻布长衫,换上其中一套后,又仔仔细细在腰上缠上一圈“羌红”,然后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打开盒子,从中取出一个缠绕着丝线的双管并排的油竹管,竹管尾部吊着两根喜庆的红线,这便是他一生挚爱的宝贝——羌笛。

他将簧片吹干后,口含羌笛,两眼放光,羌笛那轻悠而略带伤感的特质便随着《羌山情》的旋律在板房内荡漾开来。我眼前吹笛子的何王全,笔直站在房子中央,屋里墙壁上挂着一幅唐代王之涣《凉州词》的书法作品。沉醉于自己民族音乐世界的他,双眼微闭,头就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行草书间,来回晃动。

于是我与他一起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刚刚进入茂县羌族艺术团的何王全想学习自己民族最古朴的乐器羌笛,而当地精通这门古老艺术的艺人却犹如九顶山上终年缭绕的迷雾,缥缈而遥不可及。他四处托人打听,才得知茂县雅都乡的何克之是高手。于是他提上两瓶酒,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又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终于找到了后来成为他师傅的何派羌笛传人何克知。后者作为民间艺人代表,在新中国成立时曾在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当何王全找上门来时,老人却已是何派艺术仅存的传人了。

“我年龄大了,教不动了!”这是何克知问明何王全来意后,说的第一句话。关于何王全最终如何传奇般成为何派羌笛传人,有诸多说法。有的说何连续几天“义务打工”感动了老人。而何王全却说他是边聊家常,边与老人拉亲戚——“一笔字写出不两个何”。他的诚意打动了老人,老人一高兴,决定与何王全做个游戏——吹水。老人说,一个吹笛,一个唱歌,都是比谁的气息足。只见老人拿来一碗水,插入半根麦管,让何王全先吹,并要求只能用一口气,一口气把水吹动,看谁吹的时间长。何王全一口气吹了2分钟,中间没有任何停顿,老人见此,终于同意他留下来呆几天。

何王全后来才明白,那天看似不经意间的吹水游戏其实是一道考题,也是羌笛徒弟入门必需的敲门砖,因为羌笛是双管乐器,需要很大的肺活量,而羌笛演奏的独门绝技鼓腮换气,这种循环换气方式,也需要口腔、鼻腔和丹田气息同时起作用。在留下来的几天里,何王全每天一早就到河边去练习鼓腮换气。后来,何克知老人为他煮了一大锅排骨,算是正式收下了这个徒弟。而何派羌笛艺术也最终后继有人了。

偷师学艺 寻找羌笛技术

与何王全历尽艰辛找到羌笛师傅不同,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黄景何与羌笛的邂逅相遇,可谓更富传奇色彩。这位曾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让羌笛大放异彩的年轻人,本身便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北川县近年来第一个会吹羌笛的音乐家,当地现如今唯一的羌笛传人。更让人称奇的是,如今羌笛技术高超的他,学习羌笛技术竟无师自通,至今没有正式拜过师傅。

对于年轻的黄景何,2006年是一个彻底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年份。那年初中未毕业的黄景何从原老北川县的白什乡老家来到紧邻的青片乡五龙寨打工。青片乡五龙寨是北川县保存羌文化传统较为完整的村寨之一,不时会有四川其他羌区的各方人士前来交流互动。有一次,茂县羌族歌舞团前来交流演出,打工的黄景何也去凑热闹,演出现场一种很特别的竹器吹奏乐深深吸引了他,他一问才知道这就是几近失传的羌族最为著名的乐器——羌笛。

连音乐简谱都不识的黄景何当时就迷上了这种乐器,由于怕别人笑话自己没音乐知识,又对羌笛吹奏技术一窍不通,年轻而羞涩的他不敢提出拜师的要求,于是每天就只好偷偷跟在歌舞团演员身后,用心仔细观察别人怎么动用手指,怎么利用嘴唇吹出气流吹响笛子,怎么吹出高低起伏的调调。他还抽空从别人手中借来羌笛,偷偷量好了羌笛的尺寸。

歌舞团走了,但黄景何却忙碌起来,他上山砍来箭竹,要根据见过的羌笛式样自己制作一番。年少的他哪里知道,羌笛从外形看上去结构简单原始,但纯手工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制作一支好的笛子并不是那么容易:从选料开始,要经过刮形、捆扎、画墨、烧孔等20多道工序,而最关键的是切割簧片,因为这决定了笛子的音频音质,这道工序制作起来非常麻烦,即使专业的制作者也难免出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模仿与反复制作,黄景何终于用竹子制作出一支可以吹出声音的羌笛。那天,他就用这只并不成熟的羌笛,在青山绿水间,吹得心旷神怡,吹得泪流满面。

从此,黄景何嘴里边天天含着羌笛,走到哪吹到哪,只有吃饭睡觉的时候才拿下来。一直到2008年5月12日那场特大地震的到来。震后数日,他从已成为孤岛的大山中的家乡徒步向擂鼓镇进军,翻越五座大山,整整走了两天两夜,他什么都没有带上,就只有一支自己亲手制作的羌笛藏在怀中。

考古发现 论证羌笛雏形

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今天所见关于羌笛较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东汉,学者马融在《长笛赋》中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据何王全讲述,羌族最古老的羌笛源自老鹰的腿骨。古时羌人是游牧民族,常在草原上射老鹰,射下来后将鹰骨用刀子钻孔,再加上一种空心野草,偶然间吹出了声响,便有了羌笛。

而在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羌笛龚派传人龚代仁口中,羌笛的诞生却关联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远古时,天神派了一男一女来到人间,男子叫杨宝,女子叫歌布,他们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河水险隔。住在河西的杨宝便发明了羌笛,而河东的女子则吹着口弦,两人隔岸笛弦相和,以寄思念,后来溯流而上,终于相会。

正如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寄托情感的言语早于书写的文字一样,羌笛的产生与演变也一直与羌民族的命运变化同起伏。今天,可以断定岷江上游的羌笛,是因羌人最早在先秦时期迁徙至此而带来的。在此之前,羌笛是羌人在大西北地区使用的一种乐器。关于这种乐器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学者的猜测与民间五花八门的传说之中。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段已经消亡的历史仿佛又隐约回到世人的眼中。那时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诺木洪乡,考古工作者发掘过一种距今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这便是中国新石器时期著名的“诺木洪文化”遗存,也是公认的羌系民族的先祖所创的远古文化。在诺木洪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有4个音孔的骨笛,现在人们认为这便是后来“何须怨杨柳”的羌笛的雏形。而在更早的距今约3700年的羌文化类型的火烧沟文化遗址中,又出土了陶埙,其音阶规范统一,能吹出6、1、2、3四个全音,而且一次出土20多个,可见那时已成批生产。

通过考古发掘以及文物考证,考古学家们为今人勾勒出一幅数千年前羌人先祖生活的画面:从甘肃到青海的广阔原野上,生活着以后被中原华夏部落称为“西方牧羊人”的羌氐原始部落。他们在靠近河流的高地上,搭建成半裸露半地穴式的窝棚。白天,男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狩猎和放牧,为了向远处的同伴相互协作或互通有无,他们以陶埙和骨笛为号,吹奏事先约定、彼此都能领会的声音,那嘹亮而悠远的乐声回响在旷野的高空。而妇人或事耕作,或事编织,晚上当人们回到住地吃过晚饭后,就在黑色的天幕下,围坐在篝火旁,敲击石头,吹奏埙与笛子,跳跃奔放,或欢娱或祭祀。

学术发现 颠覆已知可能

在《牧神午后》中,德彪西用音乐表达了介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朦胧、飘忽和神秘,这是他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篇而作,在马拉美的诗中,半人半羊的牧神在森林里醒来,分辨不清自己究竟真是幸运的见到了仙女,还是只是一个幻影。而当他想吹响手中的笛子去寻找真实时,幻影与回忆,音乐与虚无,交错出现,一切变得更加虚幻,恍如一场白日梦。

正如羌笛的音质本身悠远神秘、虚幻迷离一样,关于羌笛的历史,虽然诺木洪遗址中的骨笛与羌笛似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一节不会说语的骨头,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演绎的更多细节。从骨笛进化为羌笛的过程,学术上存在着诸多遗失的重要节点,而学者们也一直在寻找更多打开历史隐秘之门的钥匙,他们犹如午后的牧神,不停吹响手中的羌笛,以期从那些古老的音符中聆听到历史来访者的足音。

2010年我参加了“中国首届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在这次学术会议上,音乐学家宋西平教授提交了一篇颠覆羌笛进化传统观点的论文,论文以其全新的发现令羌笛的演化历史变得更加有趣,也更加扑朔迷离。

他将羌笛与一种名为“Zummara”诞生于近东和西亚一带的远古笛子进行了对比。据他分析,虽然华夏笛子种类很多,但均为顺簧,只有羌笛是逆簧,这是羌笛区别于其他笛子最为典型,也是唯一的特征,是羌笛的“DNA”。让人不可思议之处在于,这种可能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埃及的“Zummara”,外形与羌笛一模一样,也为逆簧。

宋西平播放了两段用以对比的音乐,一为“Zummara”奏出的充满了伊斯兰风格的音乐典型片断,一为他所选的流行于四川茂县、理县地区的最为传统的羌笛音乐,也为目前流行于四川羌区羌笛演奏最多的曲目。他说,“这两段音乐初听起来是不同的旋律,但是去掉装饰音后就会发现,它们惊人的相似!把这两段音乐放在同一乐调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同一段旋律,只是穿上了不同的‘衣服\’。”在现场,他如此肯定地判断。

对于“Zummara”与羌笛的主从关系,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羌笛的衍变有两种可能:或是外来乐器对羌文化的影响;或是羌文化对其他文化影响的结果。对于羌笛产生的秘史,联系到历史上羌远古的族群从西亚向华夏东迁的渊源,我个人认为也不排除产生于西亚的“Zummara”即是今天羌笛祖先的可能性,当然,也有另一种惊人史实存在的可能,即“Zummara”就是羌笛,而“Zummara”是它的本名,今羌族人自称的“日麦”或“日玛”,其本意可能原本指称的就是“Zummara”,意为“吹笛子的人”。

因为从殷商甲骨文与娱乐活动有关的文字来判断,当时处于中原的殷商人正统乐器似乎是以鼓、钟等为主,甲骨文中的“殷”字,甲骨文专家徐进雄教授就释义为“作一手拿着棒槌,敲打钟鼓一类的乐器状”,可见商人乐器上似仍以击打的鼓乐为重,而羌人吹的羌笛,是与之反差鲜明的标志性物件,故羌人用“Zummara”自称,用以和其他族群相区别。

2010年5月11日,羌笛龚派传人龚代仁这天起了个大早,这天对于他个人和羌笛的命运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汶川克枯乡小学让他在国内首次开堂收徒教学。“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古老羌族众多濒危的文化遗产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克枯乡学校聘请龚大爷教学羌笛,就是想让羌笛艺术的传承从小抓起,而对于世代祖传羌笛手艺的龚代仁而言,面对一所学校里众多的徒弟,他平生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羌笛的希望和前途。

非遗档案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遗产项目: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 地:四川省茂县

新闻推荐

苏力通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强、甘肃日出航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兵一行到禹里镇三坪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实地调研后就社会力量参与三坪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问

●28日,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韩凯儒、江苏力通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强、甘肃日出航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兵一行到禹里镇三坪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实地调研后就社会力量参与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