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直飞翔在最需要的地方

四川日报 2016-03-06 08:25 大字

我们的青春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是灾后千疮百孔的大地,是亟待救援的人们,是迫在眉睫的应急任务。

——无人机中队队长赵桢□张庭铭 本报记者 江芸涵

3月3日8时40分,绵阳市北川县,天气晴,微风。随着“电压正常,GPS正常,发动机转速正常”的回答在对讲机中响起,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应急测绘无人机中队开始了新一天的测试,这是他们为改进无人机而进行的第12次试验。

这支队员平均年龄不过27岁的应急队伍,成立3年来,已参加了“6·24”盐源地震、“6·28”宁南特大泥石流、“4·20”芦山强烈地震等10次重大测绘应急会战,共航拍2万多平方千米的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

31岁的无人机中队队长赵桢,向记者讲述了他近6年无人机测绘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2013年汛期应急测绘中,我们为尽快获取灾区航拍影像,连续通宵工作七天七夜。队员中有人患有严重胃病,却忍着疼痛,饿了啃一口干硬的馒头,渴了喝一瓶冰冷的矿泉水,连当地老乡看了都十分心疼。”

队员曹先能曾在红原执行任务途中,因为高原反应和路途颠簸导致腹部疼痛不已。但是作为小组中唯一的地面监测队员,他一旦休息,就意味着整个小组的任务都要停滞。于是,曹先能一边输液一边坚持工作,直到完成航测任务才回到成都。“绵竹小岗剑山体滑坡,记得是晚上12点,我刚躺上床,就接到需要我们出任务的命令。”赵桢回忆,“从接到命令到全员,我们只用了15分钟。次日凌晨,我们无人机中队一行7人,携带4架无人机,分乘2辆运输车,直接奔赴绵竹小岗剑山体滑坡现场。”

作为一支应急测绘队伍,不仅需要无惧灾难、奋勇当先的坚韧精神,还要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钻研精神。

在多次应急测绘实战经历后,中队渐渐发现,无人机在实际利用中存在如航程较短(180公里)、高海拔区域(4000米以上)飞行困难等缺陷。于是,中队开始了多旋翼无人机组装及相关应用研究,无人机起降方式、发动机等部件技术改造研究,并实现了同时段单点多架次起降,单架次航程提升40%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同时获取影像的能力。“现在大部分20多岁年轻人的青春是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而中队队员的青春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是灾后千疮百孔的大地,是亟待救援的人们,是迫在眉睫的应急任务。”赵桢说。

新闻推荐

平通河获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记者1月15日从省水产局获悉,农业部日前批准建立平通河裂腹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境内的平通河干流及支流平南河,全长160公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