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欢腾羌寨 民俗盛宴陶醉都市来客

绵阳日报 2015-09-27 23:07 大字

9月19日,北川小寨子沟首届莎朗节在青片乡上五村拉开帷幕,来自成都、德阳及周边地区的1000多位游客为大山深处的羌寨再次带来了喜庆和欢乐。从去年8月中旬恢复旅游接待以来,这已经是青片乡举行的第四次传统年俗旅游活动,人气带来了财气,改变着远离都市的山村。“小的时候每天看到的便是这高山、林海、清溪、木碉楼,看得都麻木了;直到“5·12”特大地震离开青片后,才知道家乡的美早已在心底,根深蒂固。经过一年旅游经营,孤寂的山寨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外出的青年们开始返乡。而2013年我们正河村人均收入仅有2400元,今年7、8月旅游旺季时每户家庭收入均超过2万元。”北川青片乡正河村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何飞讲起青片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海拔1200米,呼一口清冽空气,广阔天地间,青片乡发展旅游的故事随画卷铺展……

年俗活动

旅游扶贫聚民心

21日下午,乡政府召集正河、上五村两委和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讨论今年11月份的羌历年活动安排,为争主会场,两个村互不相让,乡党委书记陈远迁回想起一系列年俗活动的开展点燃乡村重建的激情,而这热情均源于村民的集体发展愿景。去年3月23日,正河村召开恢复旅游发展的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们诉求就一句话:“无地可种无工可务,没有收入,守着青山绿水,只有淳朴的羌族民族风情,唯有发展旅游一条路可走。”坐在村民中听取大家讨论的乡党委书记陈远迁当即表态,乡党委、政府不仅全力支持发展羌寨民俗旅游,还将整合资源为发展旅游创造条件。随即,乡政府成立了旅游发展办公室具体指导服务,全乡把发展民俗旅游作为***的主要着力点。乡政府整合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等项目,为快速提升旅游要素发力。

经营需要人才,更需要建章立制,要让旅游重建健康开展,必须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乡长何昌益亲自指导以五龙寨为中心的正河村组建了第一家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以现金、房舍、经营技能自愿入伙,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他亲自往返绵阳、德阳多次,邀请具有经营能力的村民返乡创业。

旅游专业合作社经过多方考察,委托盛世唐朝旅游策划机构包装策划年俗活动,选择绵阳日报旅游专刊、大成网四川频道全程推广宣传。

去年8月19日,经过精心筹备的北川小寨子沟祭山会正式拉开了青片乡旅游重建的帷幕,1000多位都市游客让沉寂了多年的古老羌寨焕发出了活力;去年春节,小寨子沟首届龙灯节再次展现传承了100余年的羌寨龙灯年俗活动;今年4月23日,小寨子沟首届情歌节,全乡500多位村民自愿参加山景实景演出,吸引了3000余游客到羌寨,引起了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对演出进行了展播。一年时间连续四次活动搅热了沉寂多年的羌寨,羌寨民俗游成为绵阳旅游的一张名片。

发展旅游成为青片乡***的着力点,也成为凝聚民心奔小康的首选路径。

羌寨土味

联结着都市味蕾

大山深处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依托山水的馈赠,形成了一幅高山峡谷映羌寨的神秘原始乡村风景。林海、山石之间,仍保留着古朴的种养方式,以野菜糠皮喂猪、草木灰追肥,背起镰刀锄头便是一天。

8月20日这天,天刚蒙蒙亮,王天文就赶到五龙寨餐厅安排游客的早餐,因为节日游客多,500多人从7点到9点分批用早餐,自从入夏以来,整个羌寨一直在超负荷接待。

在五龙寨,老乡现场自制的手工豆腐,将石磨摆将上来,客人们可亲手尝试老式磨豆腐的新奇;农家自酿的蜂蜜咂酒卖出了一壶接一壶;土鸡蛋、山野菜更是走俏;野生蜂蜜卖到了80元每斤;家养的竹林鸡120元一只,抢不到手;现煮的农家菜冒着腾腾热气,香味扑鼻……

这是一场由青片村民策划的集会,全村老少妇孺皆参与,吸引了成都、德阳、南充、遂宁等地的城里人。城市与乡村,在土鸡土菜的牵线下,在青片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让城市人了解乡村,更把乡村的味道带到城市。

回来参加莎朗演出的苟永林更是忘不了这里的土味儿,那是家的味道。他和几个青片人一起到亲戚家吃晚饭,大伙像吃年夜饭一样围坐在桌边。自制的萝卜干,家养的土猪肉,山上的野菜,这一桌子菜让他忆起曾经与这里的山水互亲。

而都市客的味蕾激发了羌寨村民的原始耕作热情。2013年9月,何飞将老家二巴垭的5户人家作为蔬菜供应点,在北川县城附近的石椅羌寨作为特色菜品服务游客。一盘清炒野菜可以卖到25元。每周通过往返青片的客运班车,拉出去一筐土鸡蛋,几大筐应季蔬菜,既满足游客需求,也让农户稳赚。乡政府引导村民们用“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理念来发展村庄,点对点地完成农户与城镇居民的沟通与交流。CSA理念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乡政府顺势引导,在正河村发起了这场农夫集市,去年以来以正河村为中心,相继成立了高山农业专业合作社。高山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故土与城市缔结,财富与信任缔约。

乡长何昌益常常给村民们算账,今年到来的游客量达到8万人左右。以正河村为例,全村50%的农户房屋参与住宿接待,租金每户不少于5000元;80%的村民参与接待服务,人均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每家一匹马收入1万元以上;采摘山野菜和药材不少于5000元;自产的土鸡蛋、老腊肉、特产不低于3000元;这些数字都是看得见的,是以前不敢想的。

从旅游重建到乡村经济的重建,改变的不仅是山寨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发展观念。

还乡情结

掺和泥土与理想

青片有山,名插旗山。登顶,可一览山下羌寨;夏阳有河,名青片河,潺潺溪水滋养着羌寨人;青片有花海,四季色彩大不同。村道沿着奔腾的溪流一直向南延伸,这些山水,是外出青片人的集体回忆。

王天文依稀记得七八岁便从二巴垭走到牦牛山深处,何飞时常追忆在溪水里抓野鱼,苟永林怀念在春节期间年年耍龙灯的热闹。

而这些记忆的碎片渐次被现实的改变敲打。壮劳力的出走,乡村的凋敝,风土人情的变迁,让这些还乡的人决定找回从前田园牧歌式的故乡。所以,他们回来了,年轻游子们,应着旅游带给羌寨的变化,共同商议青片的未来,探讨如何维护青片人世代而栖的土地和风土人情,重拾荒废的土地,重建废弃的年俗,让老旧的工艺重现,让留守的人们富裕。

甘地曾说,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而对那些游子们而言,村庄是他们永远的记忆,掺和着爱与泥土,质朴与乡愁的归宿,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返回故土,谋求发展。

何庭勇一家人还住在老房子里,房子位于尔玛羌寨的密林深处,需走一条土山路。他的孩子都在外求学,他们希望孩子能走出去,到大城市里打拼,他自己留在这里,用新建的房舍参与旅游接待。

何飞时常往返于北川新县城与青片乡之间,去年以来,他和专业合作社的同事们商讨。接下来,还要将更多的农户纳入专业合作社的行列,走合作化发展道路;还将利用农民闲置的老房子和空余房间开辟民宿,扩大接待能力,利用现有的林地开辟农耕体验园,利用现有的道路、山地、农民干活路线开辟徒步游路线……

据乡党委书记陈远迁介绍,接下来,将积极争取县上的支持,开展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传承羌族文化,让旅游与文化、农林深度融合,让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传承羌族文化。

我们能够预见,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重新成为有生命力的地方,会吸引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有经营能力的本土人才回到家乡创业,他们能实现多样化的思考,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我们相信,农村可以成为价值追求的选择。乡村旅游重建就是乡土重建,能唤起大众对农耕文化的自我认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社会意义非常重大。

情歌节开幕式

小寨沟子淋冰岩瀑布情歌节现场

山水实景歌舞表演

欢乐的锅庄

二巴垭羌寨雪景五龙寨年俗活动

新闻推荐

北川“中国羌城年猪节”开幕

游客与羌族姑娘共跳祭祀舞本报讯(记者李志豪/文实习记者马乾超邓雪琳/图)近日,在北川县曲山镇石椅羌寨,随着一声“杀年猪啰!”的喊叫声,由北川县旅游局、曲山镇等共同主办的“中国羌城年猪...

北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北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