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川:统筹推进羌乡新农村建设

绵阳日报 2014-11-10 17:19 大字

本报讯 (李承隆)“我们村的主打产业是厚朴树种植,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北川片口乡晒金村村委会主任彭忠德这样跟记者交流着晒金村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北川紧紧抓住山区、羌族两个最大县情,规划第一、生态为本、产业主导、人文支撑,不断探索生态保护良好、主导产业兴旺、羌族气息浓郁、人文自然和谐的“山、产、村、人”相融共生的山区新农村的建设新路径,有力推动了全县广大农村地区“小康”步伐。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今年1-9月完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万亩,发展生猪、土鸡等规模养殖户9户,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达到313个,其中国家级农民专合组织1家、省级农民专合组织达8个,入社成员6015户,带动农户1.94万户。新发展家庭农场6家。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了特色产业基地75万亩,发展了规模养殖场203处,极大地推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

新村建设有序推进。大力实施新农村示范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今年1-9月开工建设新农村综合体2个,自然村庄改造已开工建设8个,完工3个,启动了4个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自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了新建和改造新村聚集点共计165个,建设了永昌至曲山、桂溪九环线至曲山、禹里乡至青片乡三条民族特色浓郁的示范走廊。1-9月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67公里,修建农田水利渠系4公里,农村道路硬化累计完成64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累计修建102.9公里,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推行“1+6”综合公共服务体系,“定向补短”农村薄弱地区,全方位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县配齐23个乡镇司法站、311个村活动室,并新增50个村卫生室。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开展庭院美化、环境整治,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化解农村矛盾构建和谐农村。大力施行医疗、文化、科技、就业“四大惠民”工程,组建60多支专业队伍,走村入户开展服务,确保农村群众享受到优质服务,补齐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文短板。

重点扶持集约经营。北川将农村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来抓,依据不同乡村地域实际,引导群众连片经营,建设起万亩猕猴桃产业带、25万亩中药材产业带、10万亩高山蔬菜产业带、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区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在农村产业联营的基础上,北川县委、县政府同步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培育,推广“北川苔子茶”、“北川花魔芋”、“北川白山羊”等一大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了“羌山雀舌”苔子茶、“华神”天然蜂花粉两大品牌,使其成功入选“绵州九宝”。

结合北川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整合打捆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和村道建设等各类涉农资金5500多万元,实施22个村的连片开发项目。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和产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项目,鼓励农民投资投劳,为新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资金、产业支撑。

鼓励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扩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注重新型农民、技术骨干、经纪人的培养,加大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民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持续稳定增收。1-9月,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今年,北川县新农村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2400万元,其中整合中央、省、市、县各涉农项目资金5500万元,吸纳企业和农户等社会资金投入6900万元。”北川县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说。

北川立足自身优势,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发扬传承独特的羌族文化的同时,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向建设“小康羌乡”迈出坚实步伐。

新闻推荐

拟增开旅游观光车

本报讯(李承隆)近日,有网友发帖建议:为方便市民到北川旅游,希望在重大节日增开到北川的观光车。笔者从北川县交通局、旅游局及市公交公司等部门了解到,北川已计划新购观光公交车辆,正在研究重大节假日增...

北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