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围坐火塘拉家常绵阳老望沟村第一书记:今年要把村里山珍卖出去

华西都市报 2022-02-15 03:12 大字

与村民围坐火塘拉家常 2月7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后返岗首日,绵阳千佛山顶白雪皑皑,千佛山脚下的老望沟村,村民们坐在自家的火塘边,商讨着开春后的发展计划。

曾经,老望沟村交通不便。如今,当地将红色资源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特色旅游,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近段时间,我们把红军食堂进行了改造,还增加了作战指挥室的建设。”张义兵,绵阳安州区教体局干部,2019年3月来到老望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虎年新春,他到村里“走人户”,和村民一起商量怎样把当地的鹿儿韭、竹笋等山珍卖出去。

新春进村“走人户”

和村民一起见证山村发展

春节期间的气温很低,千佛山又下雪了。

“走,今天到村里去给村民们拜年!”2月7日,张义兵和同事黄世川一起开车前往老望沟村。

老望沟村就在千佛山脚下,这两天山上下雪,沿着老望沟的山路上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冰雪世界。

“张书记,新年好!”张义兵刚一进村,就有热情的村民和他打起了招呼。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张义兵知道,这几年的驻村工作没有白干。“这两年,不但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来到村民王宁的家,天井里烧起了一堆篝火,乡亲们围在一起,回忆起老望沟村的过往。

“以前的老望沟村道路不通,村民真的很穷。”村民陈性友说,很多村民都住在山上,要去镇上买点东西,都是扛着一棵小树去换钱。扛树的时候,把身上的新衣服翻面来穿,到地方后再把衣服翻过来。“这样就可以不把衣服弄脏。”

据陈性友介绍,很多年轻人受不了这样的苦,选择外出打工。驻村第一书记来了后,日子好了起来。“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让当地发展驶入快车道。”陈性友说,村民借着旅游的东风,不但办起了农家乐,还把当地的农副土特产销出了大山。

陈性友说,老望沟村通过红色旅游让一方百姓富了起来。在乡镇体制改革中,由老望沟村、万佛村、川心村组建了新的老望沟村。“我们村的面积更大了,发展的机遇更多了。”

小山村打造红色文化走廊

通过乡村旅游让村民增收

顺着蜿蜒的山道前往老望沟村,沿途可以看到覆盖的积雪,林间小路上不时有游客停下脚步拍雪景。

“我们将山边的小路拓宽,修建了2.5公里长的缩微版‘长征路’。”张义兵说,他刚到老望沟村时,一直没有找到如何让村民致富的路子。在走访村民期间,了解到当地流传着老百姓当年给红军送军粮的故事。后来查阅了千佛山相关的战役资料,便和村民商量挖掘当地红色元素,打造红色文化走廊。

张义兵记得,刚开始时,有村民认为这里穷乡僻壤,修好了也没有人来,纯粹是浪费钱。“我们通过村两委党员投资了20多万元,成立了千佛红色走廊拓展活动服务有限公司,由村干部带头发展旅游产业。”张义兵说,对于参与的村民,则由公司进行兜底,降低村民的风险。

在打造红色走廊过程中,除建缩微版“长征路”外,还在村子里悬挂红色标语,以及摆放“筹运军粮、积极参战、三军会师、不菲成果”等主题雕塑。同时,老望沟村还打造了“红军伙食团”,聘请脱贫户来工作。游客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忆苦思甜,感受艰难岁月中的风餐露宿,浓浓的红色氛围深得大家喜爱。

据张义兵介绍,红色走廊自2020年4月开始接待游客,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300多个党建教育团队,游客达到26000余人,销售收入年年攀升。“游客来了,还带动了村民家里土特产的销售,土特产年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

旅游淡季增添硬件设施

让红色走廊带动更多产业

张义兵说,红色走廊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营,在游客的心中赢得了口碑。

“只有让红色走廊的名气越来越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张义兵说,通过不断完善红色走廊硬件设施,让游客来了有吃的、有耍的。同时,还通过游客的口碑相传,让当地的土特产、野菜等山珍走出大山。

春节“走人户”时,张义兵和村民闲谈时了解到,春季又到了鹿儿韭、竹笋等野菜采摘的季节,但这些野菜不利于储存,该如何把这些山珍销售出去?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决定采取订单式销售,在联系好订单的同时,派专人将收购回来的野菜送到客运站,通过班车送到顾客手中。这样既保证了野菜的质量,又增加了回头客。

据张义兵介绍,红色走廊兴起以来,老望沟村的跑山鸡、笋子、蜂蜜、药材等土特产都找到了销路。张义兵相信,随着当地的乡村旅游不断深入,老望沟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新闻推荐

“实现乡村振兴梦,我们也要出一份力!”

优秀农民工座谈会话发展,枫香籍在读大学生座谈会话希望,老党员慰问活动话关爱……新春温暖铺满枫香大地。近日,安州区雎水镇...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