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文化圈”撑起“乡村旅游目的地”
□实习记者周钰
笔直宽阔的进村路、干净整洁的巷道让人心旷神怡,桑树和红枣的相得益彰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情”……近日,记者走进“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安州区桑枣镇,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山清水秀、淳朴风情。
近年来,安州区桑枣镇围绕“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紧紧把握乡村文化特色,以“十里文化圈”为依托,以提高村民素质为重点,强化桑枣镇文化站辐射带动功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激发桑枣镇文联的创作激情。
如何丰富活动载体,打造十里“文化圈”?桑枣镇通过深度挖掘花庙陶业、张包蛋等非遗产业文化创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已建立专(兼)职文化队伍29支,文化院坝20余个,举办迎春民俗表演活动40届、元宵节猜灯谜活动6届,出版13期镇级刊物《枣园文艺》。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桑枣镇注重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深入融合,根据各村资源特色等,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齐心村侧重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创建‘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做优森林康养为抓手,助力精准脱贫。”桑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桑枣镇浴溪村则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以种植青花椒、水稻、葡萄,养殖小龙虾为主,开发葡萄采摘、小龙虾垂钓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
此外,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桑枣镇深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向上争取3个集体经济扶持村名额,争取资金360万元,积极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城乡基层综合治理,大力推广桑枣镇“一核三众五制”基层治理模式,深化“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
擦亮乡村的“面子”,让村民生活充实、精神满足,做实乡村的“里子”,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该负责人表示,建好并实体化运行市级精神文明实践所,同步在各村建立16个精神文明实践站,3个精神文明实践点,成立16个“乡贤智囊团”,以“阳光议事”为抓手,制定可操作、易执行的村规民约,从爱国、孝老、守法、爱家等8个方面对村民的具体行为作出规范,与村民代表签订乡风文明承诺书、移风易俗责任状200余份。
与此同时,桑枣镇通过大力推选“四川好人”“文明家庭”“安州好人”“好公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实现“选树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泓光记者安峥)元旦前夕,安州区图书馆于2020年11月采购的731册新书完成验收、编目等工序,陆续上架与读者见面。这批...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