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村庄里的诗与远方

绵阳日报 2020-11-01 06:58 大字

红花源中心广场

采摘葡萄

红花源梨花节(资料图片)

初冬时节,记者驾车沿着平坦的柏油公路,从绵阳前往安州区花荄镇皂河村,道旁的植被依然葱郁,阳光洒在田间地头旁的山林,伴随游客们的欢声笑语,都显得那么生机盎然。这里,就是前不久被评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的安州区红花源。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偏远乡村地如今成景区

跟随着花荄镇皂河村党委书记蒋德平的脚步,记者走进了红花源农业公园。

在村口道旁转弯时,路边立着的波浪形红墙引人注目,门上写着“红庙子”三个大字。74岁的村民陈明全当过多年的村干部,他告诉记者:“红庙子以前柏树森森,庙里雕龙画凤,后来几拆几建,这里也就从村小、村委会成了如今的村民活动中心。”村民还讲,红花村(如今已合并为皂河村)历史悠久,过去就是交通要道,现在也还是回龙、马鞍、斩龙、石庙等几个村庄户人家赶集之地,绵阳城里公交车在这里都设有站点。

走在“红花源”内宽5米,近6公里长的产业和观光道路上,看村里标识标牌,安全防护设施一应俱全。还有“骑龙庙”“化龙池”等几处历史人文景点。传说绕村而过的草溪河里,从前有恶龙作妖,当地先辈们千辛万苦制服恶龙,让村民重获安宁,也就留下了几处与龙有关的地名。而今,古人的勇敢智慧得到升华,人们把村庄建设成了现代化的农业公园“红花源”,在2017年就成为AAA级景区,如今,更成为省级农业公园。

红花源景区依托原红花村修建,从山脚到山顶,蜿蜒伸展的景观步道宛若一条飘带将二十四节气走廊、农耕文化长廊、梨园驿站小憩亭以及观光区有机串联。古人诗文描述的乡村美景,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都可以领略到。

据蒋德平介绍,红花源规划区内,道路畅通,电力、网络、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完善,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几十余处塘库堰星罗棋布,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丰富。红花源总面积4.8平方公里,春天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各种不知名的小花竞相开放,把红花源装饰成一幅画。每到梨花开的春天,更有绵阳周边百姓前往林间山头,踏春赏“雪”(梨花),络绎不绝;夏天则有路边摇曳格桑花在迎客,还可摘葡萄;秋收时,到乐土生态体验园,来一次田园蔬菜瓜果采摘之旅。在冬季,金黄色柑橘凭添着喜气。

乐土何处寻走走红花源

继续在红花源里往坡上走,通过车窗,被不远处那古雅的中式门面吸引了。下车一看,是用繁体字写的“嶺上·悦”休闲庄,置身其中,木质凉亭、休闲小筑、观景台错落有致的沿着池塘分布。玻璃餐厅被三角梅、杜鹃等各种花儿围绕。开放式厨房里,村民陈景平正带着几个人在洗煎炒,准备接待游客。静坐在“嶺上·悦”休闲庄观景台,看农事风光,听鸟叫虫鸣,也听陈景平描绘美好愿景。“我是本地人,20多年都在外打工做餐饮业。”陈景平说,他曾经在绵州酒店做过厨师长,像他这样的“70”后,乡土情结也浓,他于2019年回乡和朋友一起开了这家“嶺上·悦”休闲庄,目前,有16个村里人在此工作,想的就是把家乡美景和美食推荐给更多的游客享用,也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奔小康的心愿。

乐土农庄是红花源里另外一家优质的“网红打卡地”,土质的墙体,篱笆做的门,石板铺的路,很像少时回乡下外婆家的感觉。穿梭在荷塘中的小道,荷叶虽已枯萎,一些无名野花点缀在乡间小路旁,鹅和鸭子在池塘的水中扑腾……品尝这里的菜肴,扑鼻而来的有质朴的芳香。乐土农庄的服务员说,供游客吃的米饭、南瓜、玉米都是农庄自产的。坐在大餐厅里,透过窗户看到乐土农庄的主人带着客人,一路路地往里面的“堂屋包间”走去。蒋德平说,乐土农庄里的蔬菜纯天然无添加,游客还可以采摘蔬菜带回家,也就吸引着不少喜欢田园生活的城里人来此玩。准备离开乐土农庄里路过亲子厨房,看到那里有小时候农村最常用的灶,想必用这样的灶煮出来的饭,可能会品到童年的味道吧。

红花源里新建有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林下观景步道、停车场,引进“乐土生态亲子体验农庄”“梨香园农庄”“美客咖啡”及相关改扩建休闲及餐饮公共服务区5处。到红花源交通便利,周围公路四通八达,这里地处花荄镇场镇的西南面,距“京东方”和“威马汽车”两个大型工业项目基地都只有4公里。

村庄变公园日子美又甜

漫步在红花源,蔬果漫山遍野,村民胡晓琼正在自家的葡萄园大棚里忙活,她家种植10多亩葡萄已6年了,加上其他收入,日子过得殷实。葡萄园大棚旁的农家别墅高门大户显得宽敞气派,这里就是胡晓琼的家,猫猫蹲在小楼前的门边打瞌睡,狗狗跑进跑出很欢快。胡家院前的池塘里,花儿倒影水里,鸭群游来游去,好一幅让人赞叹的田园风光。

为有效实施安州区花荄镇红花源农业主题公园规划,前几年,由红花村上大户牵头成立了红花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先期将468户社员的土地5200余亩以入股方式集中成片,由合作社按“五统一分”的模式管理,种植了以春见柑橘、梨树为主导产业的水果3800亩,以常规水产养殖、生姜、辣椒、西瓜等为辅的塘堰养殖和蔬菜种植1400余亩。

村干部刘代军说,2008年“5·12”地震后,由国家补助和自筹,红花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漂亮的新房,每户也都建起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入户便道。从2017年起,红花村每年三月举办的梨花节带动农户种植水果、花木等植物。胡晓琼说:“现在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小别墅,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你说这日子是不是也越过越甜?”更让村民开心的是,昔日偏僻的山村随着交通道路、水利等设施的改善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增加着当地人的收入。

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交织至远方,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花果绿树间,果蔬地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人们辛勤劳动创造出这新时代新乡村的美丽景观,从“红花村”到“红花源”。名称改变的背后,不仅仅是田园诗情的迸发,更多的是美丽乡村的梦幻蝶变。

新闻推荐

安州:多元化服务赋能“老有善养”

老人在养老院得到细致暖心照料本报讯(陈浩然刘顺红记者安峥文/图)记者日前获悉,在省政府网站近日公布的第五轮25个敬老模范...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