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颜值丰富内涵 美丽乡村入画来 看绵阳市如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绵阳日报 2020-06-04 07:09 大字

□本报记者李桥臻

走进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到村民家门口,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民们在文化广场跳舞锻炼,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让人耳目一新。

“以前村里鸡鸭到处跑、污水遍地流、垃圾随风吹的场景不复存在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刘秀蓉感慨不已,“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每天有人来收集、清理,看着村里越来越美,大家打心底里高兴。”

高棚村的蝶变,是乡土绵阳的缩影。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自2018年以来,绵阳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开,迸发了活力,催生了巨变,广袤农村渐次展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园风光。

据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行政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83.8%、98.7%和45%,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提前完成;培育“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095个,超目标95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2020年,绵阳将以迎接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为契机,扎实有力推动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确保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为加快建设“美丽绵阳·宜居乡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厕所革命

高压冲水厕所节水又环保

“以前我们都是旱厕,作为村上试点户,我们把厕所改造后干净卫生多了,生活品质也有了提高。”蒋德云是安州区农村厕所改造试点村——花荄镇红花村的村民。

经过该区人居环境治理中心主导的厕所改造后,他家的厕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灯光亮、地板净、冲水方便,以前乱飞的苍蝇不见了,熏人的臭味也消失了。

如今,在农村,干净的冲水马桶(便池)取代刺鼻的茅坑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正是绵阳市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成效的缩影。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关乎千家万户。

“这个厕所,采用的是飞机、动车上那种高压冲水,冲得干净,没得味道,而且非常节约水,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可以用两天。”在梓潼县许州镇天宝村一组村民王友卫家中,记者用脚轻轻一踩冲水器,高压水流立刻将厕所冲洗得干干净净。

在当地,高压冲水环保厕所改变了传统冲厕模式,通过高压水流四壁冲洗便器内壁,冲水压力大,范围广,节约水。同时,这些新修建的环保厕所,按照“三格式”化粪池标准建设,就地作粪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经过处理的水甚至可用于养鱼。部分村民还将粪污变废为宝,用于制作沼气。“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也要告别传统陋习,养成好习惯,让生活环境更洁净,更宜居!”王友卫高兴地对记者说。

农村“厕所革命”启动以来,全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完成了涪城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150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和三台县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公厕项目建设任务,新改建农村户厕24950户、农村公厕119座。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8%,其中,涪城、游仙、安州、梓潼、北川、平武6个区县和3个园区已经提前完成85%的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98%,全面完成80%的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2020年,全市将加快构建四级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农厕改造与日常管护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重点实施132个行政村、50670户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任务,项目实施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90%,群众满意度要高于80%,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力争实现所有行政村公共厕所全覆盖。

垃圾治理

分类收集转运处置实现一条龙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建设的老大难,尤其废旧塑料包装袋、农膜等如果处理不当便会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菜篮子”“米袋子”安全。

在游仙区新桥镇同福村,赏花休闲的游客日益增多,在这个位于芙蓉溪畔的全国文明村庄里,除了秀美迷人的风光外,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路旁,分类垃圾箱随处可见,环卫人员驾驶着保洁车辆定时驶过,搜寻着路旁的“漏网之鱼”,每天傍晚,垃圾都会由专业垃圾转运车打包收走,在临近乡镇的垃圾中转站完成分类压缩,再被送至市垃圾处理中心,部分用于焚烧发电。

走进涪城区杨家镇王家桥村,白墙灰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之间,平坦的沥青路连通家家户户。村里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绿、黑、蓝三种颜色垃圾桶,村民看颜色投放垃圾成了该村一大“特色”。

“以前垃圾房一周才运一次垃圾,夏天臭得很。”村民肖小丽介绍,自从改成这种分类垃圾收集点后,每周会转运三次,再也闻不到臭味。“现在每家每户都设有分类垃圾桶,村民会根据易腐、可回收、不可回收对垃圾进行分类,再丢到垃圾收集点相应的桶里,这样不仅改变了过去什么都往垃圾房扔的陋习,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随着城乡一体化高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各县(市、区)、园区对照“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的五有标准,基本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31737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车辆已达4565台,基本实现村村都有收集设施的目标。全市98.7%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4300吨/天,完全满足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绵阳市将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长效管控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20年,全市将新(改、扩)建8324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新改建96个乡镇废品回收站和1141个村(社区)回收点。继续完成吴家镇、观桥镇等18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任务。

污水治理

一体化处理系统智能更高效

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这一农村“顽疾”,绵阳市已进行了哪些尝试,取得了什么经验?

走进位于安州区黄土镇马村的污水处理站,兼氧池、格栅渠、设备间、调节池……一排排设施呈现在记者眼前。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生活污水经地下管网收集后流入调节池,由智能一体化系统进行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流入安昌河。

“这个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是标准化集成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项目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站点将切实消除黄土镇河西片区生活污水的直排现象,极大地改善当地的水质及生态环境。

杨家镇污水处理厂是涪城区民生实事建设项目之一。“目前,我们日均处理污水700-800立方米。”据杨家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王波介绍,污水处理过程是将污水提升到调节池再到曝气池,随后转到二层池,再到滤后池,最后进入消毒池消毒,达到一级A标后再排放到河道里。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污泥被运到附近的宏杰砖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截至2019年底,全市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409个,占比45.03%,超额完成37%的既定目标。全市接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8.95万户,接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68万户,化粪池收集处理49.0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2020年,全市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达到60%,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村民聚居点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全市将优先在人口密集区域、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实施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重点整治、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整体治理水平提升,减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推动,一批宜居宜游的绵阳美丽乡村正不断“破茧”。

①三台塔山镇槐树新村聚居点(本报记者蒲滔摄)

②江油市方水镇白玉村(本报记者蒲滔摄)

③游仙新桥镇同福村一景(本报记者蒲滔摄)

④健康步道(本报记者杜畅摄)

⑤健身器材(本报记者杜畅摄)

⑥安州区花荄镇联丰村(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⑦垃圾分类收集点(本报记者蒲滔摄)

⑧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本报记者杜畅摄)

⑨经开区群丰法治文化广场(本报本报记者记者张莉张莉摄摄))

新闻推荐

票子用在“刀刃”上精准发力开富路

□本报记者安峥“以前山路不通,运药材全靠人工背,一趟下来利润基本都耗在运输上了,现在好了,路通了,药材商上山来收货,我们省了...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