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课堂 点燃孩子科技梦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取得丰硕成果

绵阳日报 2020-01-14 09:51 大字

安州七一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在enioyAI奥林匹亚火种传递项目中囊括小学组冠军和季军

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019年9月,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市长元方、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胡东、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旭辉等领导参观了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的机器人展区,对该校人工智能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2016年就成立了机器人、3D打印、科技手工制作等社团,开设了虚拟机器人课程、WER机器人课程,让最先进的前沿科技进入课堂,努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该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团队以机器人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校创客教育水平,并在一系列的机器人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真正的教育,就是润泽学生生命的一场春雨,首先以它本身承载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悄无声息地浸润和滋养着每一个学子的灵魂。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校长陈九龄说。

□唐纪明/文唐永久/图

加强师培为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夯实基础

机器人教育是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需要。新型科技人才一定是综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机器人教育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最佳载体,机器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集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材料、能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而且在调试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经常需要学生反复研究攻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素养。在比赛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配合意识要求很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磨练学生克服困难的韧性和决心。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将机器人教育纳入学校重点项目。2016年在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区电教站的大力支持下招标采购了机器人设备,并在校园进行宣传,采用招募的方式,让对此有兴趣的孩子主动报名,同时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实施方案,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在学校考核制度中,将机器人教育的指导老师获奖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在评优晋级上给予加分。由此形成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支持配合,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该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

机器人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所涉及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较为复杂,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机器人指导教师在成长初期,由于缺乏丰富的机器人教学资源、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培训活动接受学习,靠自身慢慢积累,摸索寻找到其他的学习资源与渠道,才能得以逐步成长。为突破师资的瓶颈问题,该校领导班子果断采取了以下措施:(1)成立由责任心强、精通电脑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老师组成的机器人教育教师团队。(2)多次邀请产品代理商的技术人员到校进行教师培训,让该校教师能较快地熟悉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3)参加各级各类的机器人培训活动,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他校交流机器人训练经验。(4)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紧紧围绕着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等内容进行研究,并逐步形成确实有效的培训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2017年起,该校开展了区级科研课题《以机器人教育为平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市教科所、市电教站、区教研室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指导支持下,编写了《机器人创客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分层教学为实现孩子的科学梦想奠基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团队在教学训练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将参加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学生分成了两部分。机器人教育普及团队:以学校社团活动为主,面向多数学生开展WER实体与虚拟机器(萝卜圈)课程,每周开展两次社团活动。以比赛为主的学校机器人战队:从机器人社团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参加,选拔出近50名孩子参加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后,赛前又再次进行严格的第二次选拔,最终选出参加正式比赛的选手。除了平时的训练,该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孩子进行免费训练。这样既做好面向多数学生的机器人普及教育活动,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成就感,充分体现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作用。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在机器人教学中,根据学龄阶段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年龄结构、智力水平、知识技能的差别,确定教学内容。每节课要制定一个任务目标,注意任务设计不宜太难,要让多数学生都能实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把一个问题分析透彻,才能引发学习思考,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亲自去设计、去实践、去创新。

“从2016年起,我们既担任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教学,周末还要辅导比赛培训的学生。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当看到孩子们克服困难攻下一个个难题时的兴奋劲和成就感,我们也感到无比开心。”科技创新教育团队唐永久老师开心地说到。

李鑫是学校机器人战队的优秀选手之一,当谈到李鑫参加机器人战队以后的变化时,李鑫家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李鑫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会耽误一些学习时间。为了既学好他自己喜欢的机器人,又搞好学习,他就会见缝插针地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做到两不误,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同时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减少了很多玩游戏的时间。思维能力的锻炼也让他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学习中更主动更细心。编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程序需要反复调试修改,这也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学会了面对挫折的时候,能调整自己情绪,不急躁不放弃。取得的成绩也让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感谢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团队的老师对孩子的精心栽培。

一树百获孩子们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丰硕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中国总决赛2019赛季于12月29日在上海落下帷幕,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派出的机器人战队在enioyAI奥林匹亚火种传递项目中,囊括了小学组冠军和季军两项大奖。这是该校自2016年组建机器人战队以来在重大比赛中再次取得骄人成绩。

六年级三班的李鑫、五年级二班的吴灿明在此次的比赛中获得冠军,丁子笑、赵艺淞、毛玥涵三位同学也获得季军的好成绩。丁子笑同学在赛场上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人工智能编程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他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李鑫:“学习了一年多的编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开拓了思路,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因为编程中没有“差不多”,必须完全准确,万分严谨,才能让机器人顺利正确地完成任务。出去参加比赛,不但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也培养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赛场上没有老师帮助,一切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沉着冷静,和队友合理分工,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才能解决困难,取得好成绩。”李鑫在收获了荣誉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通过布置科技作业、开设科技社团等形式,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和科学态度,激发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的热情,提高了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能力。该校自2016年组建教师科技创新教育团队、组建学生机器人战队以来在国际国内的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2016年12月四川省教科所在成都主办的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网络系列活动决赛活动中,彭婷越、李书鹏同学获WER工程创新赛冠军;2017年11月参加在上海进行的(WER)2017赛季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积木机器人赛和工程创新赛两个项目的一等奖;2018年12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WER)2018赛季世界锦标赛中,该校派出12支参赛队伍,共取得10项一等奖;2019年7月在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李鑫、董以然荣获Enjoyai项目小学组冠军,刘琪轩、张凯翔荣获亚军;2019年10月在四川省第一届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创客大赛中,刘子煜、熊豁恩荣获冠军,李鑫、江宇辰荣获季军;2019年12月在WER2019世界锦标赛中,参赛的4支队伍,共有3支荣获一等奖,一支荣获二等奖。

新闻推荐

天府百姓网络春晚绵阳站海选第二场 角逐激烈 产生五个“待定节目”

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图片由记者任明勇王勇陈冬冬胥江摄心之爱藏羌锅庄舞队带来的舞蹈《迎宾曲》昨(1日)下午,由绵...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