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铁路公交化运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放宽公积金异地购房 绵德两地一体化发展 六个方面深度合作
本报记者肖盛雄
11月26日上午,绵阳·德阳加快推动绵德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会上两地签署了《加快推动绵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约定将在共建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全面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务实合作、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共治区域环境污染、推动规划统筹和政策争取等六个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进绵阳市与德阳市优势互补、全面对接、深度合作、一体化发展。
共建区域基础设施
加快两地立体交通互联互通
启动研究成都经金堂至德阳至绵阳城际二线铁路项目,推动成都经金堂至三台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共同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增加成绵乐城际铁路通勤班列,力争实现两市之间成绵乐客专高峰时段发车间隔控制在30分钟以内。加快推进G5高速公路德绵段扩容、德阳中江至遂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研究德绵大道、S108成德绵大道等城际快速通道;加强城际间干线公路顺直连接,共同推进绵中-中金-金简仁快速通道建设,形成两市至天府机场的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德阳至绵阳南郊机场快速通道规划研究等。
提升全面创新能力
鼓励接壤区深度合作
共同推进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协同推动国家授权改革事项落地落实,探索建立边界试验区,鼓励涪城-罗江、安州-绵竹、三台-中江接壤区深度合作。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建设,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示范平台,大力推进创新成果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产业化,协同推动绵德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共同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共同发展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务实合作
深化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加大企业间合作,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优势领域,支持两地优质企业加强项目投资、产品配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协同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深化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饮料和化工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链,实现互补共赢。共同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执法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绵阳与德阳间的旅游双向合作机制,以三国文化、古蜀文化、运动休闲文化、佛教养生文化等为载体,联合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旅游市场调研和宣传推广等活动,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互动协作。加强电子商务合作,积极推动两市农业项目交流合作,支持两市优质农产品进入对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支持安州区、罗江区共同推动隐海香主题康养项目建设。
共享优质公共服务
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多方合作
积极支持两地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鼓励两地医疗机构建立跨区域医疗联盟,推进两市同等级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健康卡推广应用等协作,推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扩大社会保障合作领域,深化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异地核查认证,拓展认证渠道,增加认证点位;推动放宽公积金异地购房使用政策;深化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扩展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点位。推动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协作共建和公共服务共享,为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流动就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
共治区域环境污染
大气土壤水污染联防联控
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控规划、标准、执法、监测预警、减排措施和保障“六个统一”,共同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区域水环境保护,共同建立健全两市水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相互通报跨界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数据、对上下游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信息实施共享等。强化土壤污染联防联控,探索共建共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公共设施资源,构建两地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强化环境保护执法联动,两地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建立区域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等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跨区域联合执法。
推动规划统筹和政策争取
建立务实合作模式
联合争取国家、省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强化区域间项目合作,共同谋划跨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共同争取区域间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有关规划。建立两市规划实施统筹协调机制,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在合作机制上,建立务实合作模式,实行“合作协议+行动计划+项目清单”的协同推进模式;建立两地跨区域建设投资项目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企业跨区域重组联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启剑)11月20日下午,桑枣镇中团总支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新团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新团员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和程...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