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绵阳日报 2018-09-26 03:10 大字

□安州区界牌镇小学邓成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是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上好数学复习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系统学好数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弥补新授课教学中的不足,它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对每阶段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

复习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每一阶段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引导学生把互相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经过梳理串联起来,做到复习一点,连成一线,扩展一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且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帮助他们理解,使得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生弄清楚了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

开发生活化题材,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充实教材复习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复习的内容有感而发,有趣而学,有为而做,就能增添复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参与回忆、讨论、沟通、归纳、整理、应用的全过程,进而积极构建起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让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三、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

复习课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重分散难点。比如“体积的计算”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空间单位计量,将长度、面积、体积的常用计量单位一起安排,使之认识长度计量单位是基础,单位互化方法的掌握运用是重点,难点包含在相关重点之中。强化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要突出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揭示,要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在关键地方提示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复习同类相邻单位之间的化聚换算,使学生熟练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就是转化将名数的点位置向右(或左)移动一、两、三位换算操作,实行压缩式思维,固化思考模式,凝聚成“高换低右移点,低换高左移点,长一、面二、体三位,空间单位化得清。”以此形成快速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复习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知识,梳理到长度、面积、体积之间内在规律的揭示,进而弄清长度是测量一维方向长短,面积是测量二维平面大小,体积是测量三维空间占位。其中长度测量是基础,面积和体积大多通过长度的测量来计算,是一维测量的发展。两维长度相乘的积就得到面积,三维长度相乘的积就得到体积,以此认识面积与体积概念名称中的“积”,与计算中通过乘法计算求结果的“积”是一致的,这就使学生对体积知识的理解,放到了与长度、面积紧密联系的结构之中,发生多向开拓,有了全新变化,出现“质”的提升。这样的复习既突出重点,又分散了难点,多重地发现知识之间新的内在联系,能促使学生自我有效地构建起不断扩展的认知结构,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复习中的成就感。

四、抓准“探究点”编织知识网络

复习课,教师通过分析比较,抓准“探究点”,放手让学生合作收集整理,编织知识网络,深刻感受知识脉络的走向。教师还要巡回指导,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应尽可能参与各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导学生搜集与问题有关的生成点,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整理,仔细揣摩每个知识点的意义,通过表达交流,明确各有关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线索,在知识系统化过程中自主、自然地生成知识系统。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教学要力避低效,要辩证处理生与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认知潜能。教师可以从巩固基础知识入手,继而进行实际应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真正学有所获,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创新已学知识的组合题目、题材范围、结构形态、活动方式、思考角度、理解深度等,不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复习过程中体验新见解、生成新收获、开拓新境界,生成式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

新闻推荐

虚报财产被执行人被罚千元

本报讯(赵涣伶张权记者赵利宾)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还向法院虚报财产。4日,安州区法院对虚报财产的被执行人王某开出罚单,罚...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