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打造“绿色智造、宜居花城” 解读《安州区河西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绵阳日报 2018-08-23 08:18 大字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把集中发展区作为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的核心载体,启动编制新一轮发展规划,按照“项目引领、产城并进、全面提速”的要求,加快建设科技新区、产业新区和城市新区。

日前,市政府批复实施《安州区河西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又一重要区域规划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河西片区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承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及产业南翼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

□本报记者赵烨

融入城市新中心河西片区迎来3.0阶段

安州区河西片区,位于绵阳市城区西北部。规划部门负责人表示,“本次规划范围东至安昌河,西至货运通道,北至横二路,南至安州区界,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21.7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历时半年,从1月下旬起,安州区和市规划部门便开始协商河西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项目的相关事宜,进行前期资料收集,初步方案编制。在多次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8月3日,市规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规划》。

新时代新要求,河西片区也迎来了发展新的使命。

“县城时代,河西片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服务中心;如今,城区+产业园区时代,河西片区是产业集聚区和居住区。”该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设计建成后,河西片区将走进3.0阶段。“按照上位规划,‘一核双心\’要求,河西片区将积极融入城市新中心。”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河西片区塔九路以南部分,属于科技城核心区组团范围,是创新服务新中心的组成部分;河西片区应在生态、功能、交通、配套设施等方面做好同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协调;河西片区是对接科技之心,承接新中心建设的最直接的空间载体,要发挥配套设施优势。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河西片区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承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及产业南翼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

《规划》的城市设计基于生态、创新、品质、文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河西片区的发展定位为“绿色智造、宜居花城”。该负责人透露,“《规划》设计提出‘营造活力河、控制生态廊、打造双组心、构建服务环、布局四组团\’的空间结构,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创新智造、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四大类功能。”

跳出河西看河西:一江两岸空间结构。

双组心+服务环,即南部——综合服务中心与科技之心功能互补,跨河联动发展,共建绵阳城市新中心,承担区域性创新服务功能;北部——安州文化行政中心与娱乐休闲中心跨河联动发展,共同形成服务安州区的服务中心;服务环——依托辽宁大道、恒源大道、银河大道、河东路、金凤路、科技城大道以及轨道交通和公交干线,布局服务设施,形成基于TOD开发模式的城市生活服务环。

活力河+生态廊,即活力河——充分发挥安昌河的景观价值,变城市边界为城市画廊,在生态价值基础上注入休闲、创新活力,打造景观优美,活动多元的活力滨水空间。生态廊——包括塔九路城市结构性生态绿廊和东观斗山、西双包山两片山体生态屏障,及若干绿化通廊,实现山水融合塑造绿色智造谷。

四组团即于安昌河两岸形成,花荄组团、界牌组团、河东组团、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四大组团。

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发挥规划体系控制作用

《规划》根据城市设计提出的设计策略和引导性控制要求,对河西片区进一步深化了控制指标和导则,做到与城市设计环环相扣、彼此协同。

在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方面,本次规划形成4个居住区、1个居住小区(基层社区)。配套设施布置采用大集中、小分散,按区级-居住区级-社区级三个层次进行配建,并满足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的控制要求原则进行分级设置。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规划形成了“三横一纵”的主干路系统,“三横”即先林路、辽安路、青安大道;“一纵”即辽宁大道。对供水、污水、通信、防洪、排涝、电力等市政设施,《规划》也作了详尽规划。

新闻推荐

绵阳影片《破门》荣获“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优秀作品奖

本报讯(记者李灵越)日前,从第十四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传来喜讯,以安州区迎新小学足球队为故事原型所拍摄的电影《破门》,获得...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