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烤”验 记者体验电力工人战高温斗酷暑全力迎峰度夏

绵阳日报 2018-08-23 08:21 大字

高温下电力工人高空作业

湿衣裹身

□刘一琅本报记者袁媛文/图

“三伏带一秋,还有24个秋老虎。”立秋之后,绵阳市天气依然酷热难耐,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为保障全市人民安全用电,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人们战高温、斗酷暑,头顶烈日顽强奋战在迎峰度夏保供电的第一线。

21日,记者跟随电力工人,接受了高温模式下迎峰度夏供电工作的“烤”验,记录下电力工人在安全用电、抢修救援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14时许,火热的阳光烤得人皮肤火辣辣的疼。记者随国网安州供电公司的输配电运检班工人一道,来到安州区10千伏晨工四线华晨路支线001号变压器台区,电力工人带负荷处理线路故障。

绝缘斗臂车将身着绝缘服、手戴绝缘手套、头戴绝缘安全帽“全副武装”的李银桥和同事升到十余米的高空。“经过检查发现引流线路的连接螺栓松动,需要进行加固。这个线路主要负责安州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供电任务,通过带电作业,减少停电面积,可最大限度提供优质电力供应服务。”李银桥和同事立即在高空进行处理。

经过近半小时的作业,加固工作顺利完成,现场每个人都汗流浃背。记者看到,脱下绝缘服后的李银桥,蓝色工衣已全部湿透,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一个劲往下淌。用手把汗一抹,李银桥笑着说,“像这样的作业每天达3、4次。”据悉,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带电班今年累计开展带电作业1166次,增加供电量725061度,作业量在全省位列第一。

15时20分,在安州区110千伏华晨变电站2号电缆工井,国网安州供电公司的配电运维班班长陈学清和同事正准备下井作业。

据陈学清讲,该井里有10千伏电缆两条,分别是晨工三线、晨工四线,主要负责安州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供电任务。

踩着陡梯下到工井下,如蒸笼一般的井里狭窄而闷热,刚刚被烈日“烤”干的衣服瞬间又被汗水浸湿。抢修完成后,陈学清和他同事满脸通红地从工井里爬出。“鞋子都湿了!”陈学清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一仰头,大半瓶水就咕噜噜灌了进去,他对记者说,“今天这个工井还挺干净,有时遇到的工井又脏又窄,处理一次故障腰杆要疼几天。”

“夏天电力故障较多,要是发生触电事故怎么办?”面对记者的提问,电力工人刘云浩现场讲解起触电的急救步骤和方法。

“发生了触电事故,切不可惊慌失措,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保险,切断电源。”刘云浩拿起一根两米长的木棒给记者做演示,“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绝缘体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随后,刘云浩又半蹲在地,演示如何进行现场救护。探呼吸、听心跳、进行胸外按压、做人工呼吸……“若触电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应对触电者做胸外按压;若触电者呼吸停止、心跳尚存,应对触电者做人工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

经过3小时的“零距离”体验,记者充分感受到这群“光明使者”的不易。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国网绵阳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电网运行管理,做好负荷预测和有序用电工作,并积极做好抢修应急保障,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的安全可靠用电。

新闻推荐

男子偷窃成瘾5次坐牢如今又被抓

本报讯(张权记者王望实习生唐舒琪)今年46岁的安州区男子苏某某可谓劣记斑斑,从2009年9月开始,苏某某就因犯盗窃罪,先后五次被...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