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课要怎么上
□本报记者 吴平
今年9月,绵阳市十一所学校被授予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将“非遗进校园”推向纵深。2013年以来,“非遗进校园”在全省各地由分散到集中、系统地开展起来,这对于一些产业转化基础薄、商业变现能力弱的非遗项目,如被袋戏、薅秧歌等表演类项目,起到了很大的传承保护作用。
然而,该项目仍存在两个“短板”:进校园的非遗种类有限,有非遗教学植入的校园比例更少。
现象
教师十里挑一教学经验缺乏
“一开始我们毛遂自荐,主动请学校开设非遗课程,他们都欣然同意了。然而,能胜任课堂教学的传承人却十个里面难以挑出一个。”绵阳市非遗中心创编部代理主任周有焱说道。
“首先项目本身要适合进校园,木雕需要刀具,对小学生来说有安全隐患;潼川豆豉对生产场所等要求较高。”绵阳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董果介绍,其次,传承人自身条件是否允许也成为极大制约。
“家住山里,往返几个小时的不行;年纪太大健康条件不允许的也不行;工作时间冲突而抽不开身的还是不行。”董果说道,此外,一些传习教师生活并不宽裕,即便目前能够挤出时间来上课,但随时可能因各种原因缺勤。
董果举例,金钱板、评书,很难靠表演养家,绵阳市安州区李斯吉老人近70岁了,还要在外到处打工,3块金钱板随身带随时练。现在老人在绵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每周上一节金钱板的教学课。除掉往返的交通费、误餐费等,学校支付的课时费也不剩什么了。
而一些面塑、草编等耗材较多的更需要传承人精打细算。“完整新鲜的棕叶不能用,一名学生一节课的草编材料费就要3元钱;面塑也是需要提前加工过,才能给学生直接用。”董果说,这些传习人只有在庙会、节假日等特殊日子才摆摊,没有稳定、固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还有语言,金峰镇的金峰雄狮传承人邓乾元老人,当地学生能听懂他的方言,其他地区学生就听不懂,好在他在当地的传习所已具雏形。
由于上述原因,绵阳149个市级非遗项目,目前仅有46个进入校园。
除了师资问题,靠耳濡目染、实践中传习的 “师徒”制,改变为现代课堂教学也会给传承人带来较大挑战。很多人一开始连课堂纪律都维护不好,更甭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了。还有一些传习人以为就是陪小孩玩一下,给他们欣赏一下现成的作品,上课内容很松散。
对策
制定课堂规范考核教学成果
“‘起头容易,良性持续发展难。\’某位调研非遗进校园的领导表达了他的担心。”周有焱转述道,于是他们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要求学校派一名老师跟班,比如第九中学由其美术教师一起来上剪纸课,现在当传承人有事不能来,美术老师也能顶替一下了。草编大师黄强还会带一个助手和他一起指导学生,通过提高辅导质量,确保学生能做出满意的作品。
“我们希望传习人每学期拿出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更加有组织性、条理性;还要求其签到,保证出勤率,使其从意识上、行动上尊重这项工作。”绵阳市非遗中心副主任张希说道,最重要的,树立目标导向,要从课堂上诞生一些非遗文化精品。
2014年,在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的非遗文化节上,来自学校的演出和手工艺品集中亮相,引起了极大好评。此后,绵阳市将“非遗进校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非遗进校园”有了更规范的要求。绵阳、成都每年遴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校,为其授予“非遗传习基地”,激励学校和传承人更好地履行传习职责。
除了帮助传承人顺利从师徒制转型到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在解决师资上,也需要更长远的考虑。11月17日,针对“非遗进校园”,绵阳市教科所将与非遗中心共同举办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关于 “传统音乐的理解与教学应用”的专题讲座,目的就在于让学校的音乐、美术老师能够亲近非遗,成为“非遗进校园”的“桥头堡”。
新闻推荐
《绵阳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拟规划地名专名600余个
本报讯(冯鑫记者袁媛)日前,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了绵阳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启动会,标志着绵阳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据了解,《绵阳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17-2020年)编制项目要求...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