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提前完成今年脱贫攻坚减贫任务—— “拔穷根摘帽子 找对路挣票子”
□本报记者安峥文/图
深秋的安州大地硕果飘香。每天早晨,黄土镇方碑村的拓普无花果基地,都会迎来二十多名勤快精干的务工人员。按照果园负责人安排,他们有的采摘青果子、有的除草修枝、有的施越冬肥。柴育村一组的李明生就是这些务工者中的一员。“以前温饱都成问题,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拿得到1500多元工钱,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有滋味。”七年前拓普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时,独居的贫困户李明生将自家的一亩多地流转给了企业,并且成为产业工人长期到基地打工,每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收入比种田的时候翻了好几番。
如今在安州区,像李明生这样在各大优质果园基地、合作社务工补贴家用、改善家庭经济情况的贫困群众比比皆是,他们的生活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今年是***攻坚的关键时期,安州区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通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整合项目、提升基础、发展产业等措施,让贫困群众在奔小康路上不掉队、共同脱贫致富“拔穷根”,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而坚定步伐。截至9月,全区今年已减贫2615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个拟退出的省级贫困村也已基本达到“一低五有”标准。
“我们村原来是地道的贫困村,谁也不愿意来;现在却成了人人羡慕的‘美丽乡村\’,谁不说咱家乡好?”近日,沸水镇红星村4组的贫困户付尚春这样对记者说道。据了解,该村大力发展的黑芋子、核桃、银杏等产业,连同当地的皇元矿泉水公司入股、乡村旅游等项目,实现了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还让不少贫困户圆了自己“就近就业”的脱贫梦,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省级贫困村三合村、枫香村为核心建立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基地,着力打造“枫香村”生态农副产品品牌,加快建设百亩水产养殖、千亩蔬菜种植、万亩中药材种植的“百千万”生态产业基地;8.164公里环线景观道路让红星村、桥木村、新华村、沸泉村等村落互联互通,奠定了抱团发展基础,带动沿线近3000亩生态小湿地和近万亩旱山地综合开发利用;整合4000余万元项目资金,新建沸水镇白水湖提灌引水工程,惠及秀水镇、桑枣镇、晓坝镇等3个周边村镇……今年以来,沸水镇紧扣“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发展思路,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产业,是扶贫工作的“生命线”,是贫困人口脱贫的最佳长效机制。抓住这个“命根子”,安州区大力推行“343”产业结对扶贫、“5432”***等模式,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1420户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全区1700余名贫困群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荣获“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称号的安州区永福农机合作社,就根据当地村民的情况,积极开展区农业局发起的“343”产业扶贫新模式,先后与省级贫困村黄土镇的芋河村和县级贫困村明月村签订结对帮扶
协议,为两村作好产业脱贫规划,引导村民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该合作社定点帮扶芋河村24户和明月村75户共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引进了高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蔬菜品种5个,推广面积430亩;推广油菜毯壮苗移栽、水稻钵体苗移栽等新技术2项;推广机械化耕、种、收3200亩。2016年结对帮扶贫困村芋河村集体经济增收9.2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897元。2017年4月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绵阳市首届脱贫达人奉献奖”。
近日,在乐兴镇金华产业园开课的农民夜校,吸引了来自全镇各村党支部书记、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党员群众代表等百余人来到课堂现场,大家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聆听猕猴桃合作社理事长金华讲解“致富经”。“通过夜校的培训,我学到了真东西,也更有信心了,今年我栽种的3亩猕猴桃扩大到了30亩规模。”新光村9组的荣孝全,通过农民夜校的培训,学到了知识,提升了信心,今年猕猴桃的产值增加了20余万。
去年底以来,安州区以“8类教学点、3X师资队伍、3大主课堂”,创新开办农民夜校,用好用活“农民夜校”载体,激活扶贫“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自从办校以来,全区230多个村的“农民夜校”积极探索建立村委会阵地、村落院坝、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文化共享、民俗风情展示、干部背包流动、现代科技服务平台等8类教学点共计350余个,力求把教学点办到实地去,办到群众生产、生活中去。今年以来,“农民夜校+***”的“8+3X+3”新型模式在安州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2017年,全区各乡镇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全区累计开展夜校培训6200余学时,培训群众达10万人次,全面提升了贫困村、贫困群众“造血”能力。
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个个扶贫产业进村入户,贫困村变样了,困难群众谋生本领多了……安州区正在“精准施策“拔穷根”持续攻坚奔小康”的扶贫路上砥砺前行。
▲贫困户周德财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贫困户任清贵和妻子林海蓉在采摘平菇
新闻推荐
残疾人袁贤敏靠养猪年实现销售收入达4300余万元背后——绵阳残联:“用爱服务”培育“双创达人”
“现在猪肉价格又涨啦,我们合作社的残疾社员收入更高啦!”日前,绵阳市残疾双创达人袁贤敏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袁贤敏是安州区雎水镇金华村1组肢体残疾人,在残联的帮扶下,创建起绵阳市金华养猪专业合作...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