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作文是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来提炼素材,加上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对生活进行添钻加瓦,润色更新。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我们的写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理论依据,让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一、从理念趋向生活
叶圣陶先生早就呼唤的“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新课标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是写作之本源,先有生活及其体验,然后才有文字操作。这是近来语文教学界发出回归生活的热切呼声。这种回归生活的写作趋势,是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界的历史转型完全一致的,究其实质是从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的“大我”回归再显示生存之本相的“小我”,从假大空的应试回归到真平实的朴素写作。
二、从范例趋向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就要提取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用精讲的范文指导,模仿范文写,或把范文改写,或写心得体会等。但我们现在很多的课堂,,语文教学采取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
笔者认为,初学写作的,就用经典范文的句子、结构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例仿写,仿写多了,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需要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写,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人”“文”分隔趋向“人文”合一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程对“人”“文”离合问题的正确解答。
激励学生坦诚地展开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新课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激励学生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积累,不吐不快。”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写作主体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的形式,才能不断积蓄感情能量并转化为高昂的激情,从而强烈地驱动写作主体用物化的文字去倾吐。
四、从写好后趋向写作修改(一)强化修改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修改的要求。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二)指导修改方法
小学生修改作文最普遍的方法是朗读法。他们把文章清晰响亮地念出来,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凭借语感和语言习惯来修改。
(三)培养修改能力
要求对照评改作文的要求进行批阅,圈点出错别字、病句等明显的错误,勾画出好词佳句,整理出阅读时的体会和发现的问题,批语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就已经把指赏、评、改结合起来。
五、从俗语套话趋向个性表达
语文试题的标准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标准化,而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又进一步导致其思维外化形式即语言表达的标准化。近年来,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痛切地反思着如此“失语”现象,并呼唤作文语言要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课程标准呼唤: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所谓“充满个性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从作文主体和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其骨髓根部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只有这样的语言才粘连着别具一格的气息、韵味和血性,才是有呼吸、有脉搏的活生生的语言。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为人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
总之,写好作文,它不但能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发挥榜样作用,提升其言语的文化品格,而且能对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影响力产生积极地影响,对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第一小学杨莉)
新闻推荐
紧盯民生诉求严查快办环保信访投诉绵阳市“12319”环保热线和市长信箱接到环境信访件76件,已全部办结
本报讯(记者李锦辉)为切实提高环保信访件的办理效率,连日来,绵阳市狠抓办结质量,加快办结速度,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包件、包干到底”的原则,分别由各级相关部门包件,逐一从快从严处理落实,持续加大对...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