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忘本 “反哺”众乡亲 ——记全市首届“脱贫达人”奋进奖获得者谌世全
谌世全记录猪崽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安峥文/图
年出栏生猪600头以上、年产值达120余万元……从对养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养猪达人”和致富带头人,全市首届“脱贫达人”奋进奖获得者谌世全用行动证明,只要敢闯肯干,脱贫“摘帽”那都不是事儿。
谌世全今年52岁,安州区沸水镇三合村人,这名昔日的贫困户已成为全村第一养猪大户,成功地摘下了“穷帽子”。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猪舍里,它们是我的饭碗啊!”5月9日早上,记者见到谌世全时,他和妻子张莛芬已经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凌晨5时许,他们就起床给母猪喂食,收拾猪圈打扫场地。匆匆吃完早饭,夫妻俩又马不停蹄地去育肥舍添料打扫卫生。
谌世全初中毕业就去了云南、江苏等地打工,因为文化水平有限,虽然打工多年也没有多少积蓄。“回到家乡务农后,我觉得不能只指望家里那三亩地过活,还需要另找脱贫致富的路子。”
思量再三,谌世全决定利用三合村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饲养生态猪。没想到,2014年行情下跌,他家不仅没赚到一分钱,从邻里乡亲借来的20多万元也血本无归。当年,谌世全一家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户。当地党委政府、区工商联、农技部门向他家伸出了援手,从资金到技术给予大力扶持。
谌世全重拾信心,决定从头再来。2014年,夫妻俩通过无息贷款贷了10万元,买回10余头母猪。经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年出栏生猪达到了200多头,2015年更是发展到了600多头。2016年,谌世全不仅还清了20万元欠账,还实现纯利润20余万元,一举摘掉“穷帽子”,全家人加快奔向小康生活。
一家富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谌世全更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我一路走来,多亏了邻里乡亲的支持帮助。现在脱贫了,我决定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也脱贫致富。”谌世全言辞恳切地说。
三合村六组的王文斌年近70岁,家境贫寒,一家人就靠着几亩玉米地过活,年收入不到3000元。去年,谌世全主动借给王文斌两头母猪崽,并多次上门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药品,甚至连母猪的接生也包办了。“多亏谌世全帮忙啊!平时猪儿有个啥子病,他二话不说就过来帮我医。今年我又多买了几头猪崽,打算跟上他的步伐,争取早点脱贫。”王文斌话语间充满了对谌世全的感激之情。正是在谌世全的帮助下,去年,王文斌养的两头猪卖了4000余元,实现纯利润2000余元。
如今,谌世全已经带动村里10余户村民发展生猪养殖。对于那些想养猪脱贫致富,但家庭困难的乡亲,谌世全总是主动提供母猪崽,传授养殖技术,并提供饲料、药品等,积极帮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得到了实惠,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新闻推荐
近日,绵阳市安州区供销社召开2017年基层党建工作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上,安州区供销社副主任唐桂平总结了2016年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并对2017年党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区...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