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发展谋良策 为民生添福祉——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团审议侧记

绵阳日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代表们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蒲滔 摄)

□本报记者 李灵越

奋进的激情,驱散了秋风带来的凉意。

昨(25)日,参加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分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代表们怀着对绵阳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说问题、提建议、谋发展,现场气氛紧张、热烈。“报告实事求是,深刻透彻,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报告部署工作,有的放矢,贴近民生,目标明确,部署有力。”

字字句句,真诚恳切;激情热情,荡然于胸。

代表们纷纷表示,责任在身,将正确认识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促发展,努力为开创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生

不断增进百姓福祉

群众的冷暖,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加强交通建设”“关注丘区农村脱贫攻坚”“大力抓好健康养老产业”……审议过程中,代表们热情高涨,围绕持续改善民生,实现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发展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钱建苹代表建议,绵阳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未来不仅要做好老龄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还要在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以及一些相关产业规划中体现和落实,保证未来有足够的养老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

马辉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丘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绵阳各县市区之间的快速、通畅连接,提升中心城市和发展较好的县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黄梅代表建议,加大主城区交通建设力度,有效解决城区拥堵问题,并加强环境治理。

唐红梅代表建议,在民族地区推广类似绵阳中学与北川中学合作办学的先进办学模式,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和教育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振兴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一环。围绕这一焦点,代表们达成了共识:大力发展振兴县域经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目前山区脱贫面临几大难题,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空壳化\’现象严重,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难以推进,希望未来这些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王勇代表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杨军代表认为,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确保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强化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工程,提升农村地区环境自净能力,为农村种养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绿色、无污染、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确保生产出无公害、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应当进一步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解决城乡统筹、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问题。”廖雪梅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对安州区融入主城区的支持力度。将旅游业作为安州区产业的整合器,融合第一、第二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环境、经济、城乡空间形态向更高品质发展。

改革

坚持全面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绵阳市如何实现突破性发展?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利益藩篱、突破狭隘视野……代表们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核心就是要坚持全面创新改革,加快把绵阳打造成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

赵明君代表认为,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第一竞争力。绵阳市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协调、扶持、跟踪等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切实帮助解决项目落地难题,真正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要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吸引更多海外高科技人才来绵发展。

黄富敏代表对此深有同感。他说,企业发展壮大是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在绵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韩玉平代表建议,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进与培养本土人才相结合,完善人才奖励制度。

胡高勇代表建议,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定位,聚焦、聚力推动产业发展,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持续用力推动绵阳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个个真知灼见,饱含着对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的期许;一句句金玉良言,彰显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掌声,一次次响起,在会场里回荡,经久不息。这掌声,是认同,是期盼,更是坚定的信念。

新闻推荐

“双十一”即将开跑 绵阳“村淘英雄”整装待发

◆北川片口社区村淘服务站,村民在忙着订货□本报记者邓雪琳文/图“双十一”长跑即将鸣响发令枪,全面开跑。身为电商行业“黑马”——农村淘宝,去年电商赛场“首秀”便夺人眼球,今年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