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解决问题:面对面才能实打实

四川日报 2013-12-16 14:21 大字

安县黄土镇试点一“点”一“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12月10日,安县黄土镇江池村的李代元早早地就来到村卫生室。“这几天总觉得头晕,等医生来了量下血压。”

在李代元的记忆中,村上虽然有了卫生室,但一直都缺医生,看病买处方药很不方便。不过,这一问题在不久前通过“点题专述”得以解决:在村两委申请协调下,邻村医生刘兴兵在两村轮流坐诊,“现在就方便多了”。

李代元口中的 “点题专述”,是安县在黄土镇试点的“百姓点题,干部述职”的村级事务点题专述活动。群众现场“点”出最关心、最有疑惑、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村组干部一一作答、详细讲“述”来龙去脉。最后,村民现场评出 “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次,“不满意”者将被诫勉谈话。

一“点”一“述”,安县把干部监督晒在阳光下。

□张涛 本报记者 吴璟

把问题摆上台面

“点题专述”始于一场误会。

今年4月,黄土镇草溪村的几名群众联名写信到市委书记信箱,反映村两委有贪污村道入户项目款的嫌疑。“集资前就承诺,不仅要修村道,连入户路也要硬化。但是我们钱交了,村上却只管村道,修入户路就说没钱了。”村民王长青质疑,“是不是有人做了手脚?”

接到反映后,黄土镇纪委介入调查,发现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草溪村的道路修建是一事一议项目,采取的是村民集资、政府补贴的办法。其中,财政补贴仅够路面硬化,路基由村民自愿集资。但部分村民以无钱为由拖延或拒付集资款,导致项目资金只能满足主干道的修建和硬化。“口说无凭,最好的方法是把证据摆在眼前。”在黄土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贵兵的提议下,村两委搬出计算器,当着村民的面算起账来。“账目一目了然,确实是误会了。”看着现场算出的账单,王长青有点不好意思。“会后,我们几个就向村民广泛宣传集资修路的好处,动员其他人陆续补交余款。”

误会澄清,皆大欢喜,这也让刘贵兵灵光一闪:“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推广借鉴呢?”

不久,镇纪委牵头成立了5个工作组,交叉到各村、社搜集民情、民意,及时汇总。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实行干群面对面,现场答疑解惑。

这一试,就试出了“点题专述”的雏形,“按照轻重缓急,干群面对面,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把“话筒”交给村民

但尝试中,这个创意又遇到了瓶颈。

6月中旬,明月村7组村民集资修建的堰塘出现大面积渗水,承包商要求解除承包合同,退还承包款。按惯例,黄土镇纪委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施工方进行座谈。村干部拿出了招标文件、相关合同做了现场解释。可是会后的群众测评,“不满意”仍然占了大多数。

都面对面开诚布公了,还有什么问题呢?刘贵兵很疑惑。

时隔3天第二场座谈会如期进行,开场白后,就把话筒交给了村民。“堰塘漏水,质量上肯定不过关,修建水泥用了多少?”“修建完后保湿用了多久?质量验收合格证在哪里?”“堰塘是好久验收的?水务专家是哪些?”“验收结果张榜公示没?”村民的追问一个接一个。

在村民的追问下,施工方负责人直冒“冷汗”。

两天后,经县水务专家验收认定,工程存有质量问题。当日黄土镇党委、政府对施工方做出处罚通知,并责令限时整改。“化解矛盾,督促干部廉洁自律,必须把话语权交给群众。”刘贵兵总结的经验是,“要把‘话筒\’交给村民,而不是我们来代替思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哪些答案。”

目前,“百姓点题,干部述职”的尝试,正在全县展开。

新闻推荐

活动“接地气” 一线干事有锐气

安县以“七项活动”为载体,聚焦“四风”,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本报记者李丹李伟“听邻居说,办退休手续要几天,我一天就办好了,下月起就可以领取退休金。”3月11日,安县桑枣镇云丰村唐永福来到...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