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竹园 魂于心中——安县塔水镇第一小学校打造“竹文化”特色校园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物化环境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凸显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文明状态的重要平台。一个注重文化建设的学校,才能成为一个有“魂”的学校、一个有凝聚力、培育力、创新力、革新力的学校。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雅·斯干)中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更是具有丰富的、深厚的竹文化民族。诗词歌赋、史传序赞,竹文化辉煌灿烂,竹文化源远流长。
竹之坚韧、竹之高洁、竹之正直、竹之虚怀正是我们中国文化精髓之在,是学校育人育德的高远目标,故而,2006年塔水一小果断择“竹”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开展了校园“竹文化“建设:在显性文化方面因地制宜栽种了一些竹子,给教学楼等楼舍进行了文化命名,书写、张贴竹文化宣传标语……营造出了竹文化的显性氛围。在隐性文化建设方面,根据竹的坚韧、心空、有节等特点提炼出了竹文化的魂(精神),并努力通过各种活动将其内化为师生工作、学习的动力源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2007年绵阳市教育局首批校园文化创建验收中,该校的竹文化建设得到了验收组的充分肯定,被评为“特色奖”。
“5.12”大地震,该校校园损毁,显性校园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但竹之精神、竹之魂韵反而因地震更显张力。塔水一小师生上下一心,不畏灾难、不惧困难、心手相牵、坚毅坚韧,共渡难关。把校园重建与文化重建紧密结合,沿着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足迹,进一步深化竹文化内涵和提升竹文化精神,逐步建设成了外在竹美、内在竹韵的文化校园!
显性在美 美在竹园
把竹文化与校园绿化、美化有机结合起来。塔水一小占地1591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483名,教职员工72人。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校园布局合理、整洁亮丽。在文化恢复重建中,该校把显性文化建设与学校的绿化、美化紧密结合,着重打造了“三园”(稚竹园、品竹园、石竹园)、“一楼”(启智楼)、“一堂”(学生食堂)、“一馆”(竹里馆)。使得整个校园竹木葱郁、百花争妍、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处处是诗的境界画的意韵。
品竹园。品竹园位于该校大门的左侧。为了让师生感知竹、认识竹、理解竹、赏识竹,这里栽种了一万多棵竹子,有斑竹、楠竹、琴丝竹、凤尾竹、黄金竹等,这些竹子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有的成林、有的成簇、有的成带。品竹通道和白色栅栏自然地把品竹园分成了五个区域,各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标志性区域这里放有一个大的、形状奇特的标志性石头,上面刻有绿色的、刚劲有力的“品竹园”三个醒目的大字,石头周围种有几株黄金竹。不远处还有两簇生长茂盛的琴丝竹。此外,还有天竹葵、金叶女真等风景树来陪衬,驻足观赏,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在品竹园的校园围墙上,镶嵌着五块用大理石雕刻的白居易的《养竹记》及学校《校园文化记》,文气浩通、文彩斐然。用唐朝大诗人的话诠释了竹子的高贵品质及学校为什么要栽种竹子的原因、学校竹文化的由来等。这里还有两块大大的展板,集中展出了学校在抓素质教育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校园之星和孩子们画竹、写竹、赏竹、用竹、悟竹的一些优秀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还有一个四方形的凉亭,简洁而不失雅致。凉亭里有各种竹子的介绍和师生书写的名人咏竹的优美诗篇。每逢课余时间,师生们座在亭中品竹读书、休闲聊天,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稚竹园。稚竹园位于学校大门的右侧,这里主要是孩子们(幼儿)玩耍、活动的地方。放置有幼儿玩耍的大型玩具。围墙上以感性的方式展示了学校的隐性文化的精髓。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如学校的概况、校长寄语、教师宣言、学生誓言等隐性文化方面的内容。在附近五块固定的展板里,还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素质特长的中国少年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石竹园。石竹园最大的特点是它用若干小石头写的一个“竹”子,故名“石竹园”。这个“竹”字遒劲有力,朴素大方,为学校的竹文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竹”与“福”发音相近,因而也通过这个“竹”子表达了对学校、对全校师生、对祖国美好的祝福。
启智楼。塔水一小学校教学大楼——“启智楼”共四层,每层楼均有一个文化主题,从下往上依次为:“画竹楼”、“吟竹楼”、“用竹楼”、“品竹楼”。每一层楼都有一个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整洁、卫生。室内墙上张贴有《学校精神》及表现精神的竹子的图画,办公室还有激励教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教风”和《教师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师法》中“教师的义务和权利”的宣传栏。办公桌上教职工的个性化“标示牌”方便了家长和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桌上文竹盆景的点缀使得办公室不仅仅是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地方,更是教师放置心灵、守望灵魂、叩问生命、演绎激情的精神殿堂。教室里的班级主题文化宣传阵地(学习园地)和班级文化角和教室外一个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信息栏”、图书室、广播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少先队活动室、科技活动室、体育保管室、实验室等也做到了美观、整洁、富有丰富的教育意义,突出竹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
竹里馆。塔水一小学生公寓院---“竹里馆”名字的由来,取自于唐·王维的《竹里馆》诗名。“竹里馆”里有“新笋楼”(男生宿舍)和“春笋楼”(女生宿舍)。这里竹林葱绿,环境优雅,散发着阵阵竹的清香。“春笋楼”以“静”(安静文明)、“雅”(高雅温馨)、“和”(和谐平安)、“强”(自信自强)为核心的寝室竹文化建设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赞扬。
学生食堂。学生食堂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不仅有各种宣传警示标语,还有饮食卫生知识专栏,不仅可欣赏美丽的图画,还可看电视,听音乐。孩子们就餐时,整个餐厅秩序井然。如果你坐下来,细细品味,你就会感到一股股竹子的清香迎面扑来。凡去过塔水一小食堂餐厅的都会夸奖:“不错!不错!”的确,在塔水一小食堂餐厅里就餐,那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融入竹元素,把显性文化与学校的隐性文化结合起来,安县塔水一小用显性的文化元素作为隐性文化的载体,让其充分为隐性文化服务,这是该校竹文化建设的又一个特点。学校张贴、悬挂的宣传牌、警示语、工作制度、科室牌等都融入了竹的元素,如竹叶、竹色、竹品质等。学校的各种标牌上都有竹叶在飘动,都有竹的气息在散发。如校徽(“竹叶”)、校训(“笃学”)、校风(“春笋”)、学风(“笃志”)等都有“竹”的形态,都有“竹”的影子。
该校把竹文化与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起来。把竹文化的“魂”---“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团结正直、高风亮节、报效祖国”降低重心,将其转化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启智楼各楼层的墙上从下至上分别贴有关于竹的优良品质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的“读一读,做一做”。“读”,了解竹的优良品质,“做”,向竹学习,进行行为约束规范要求。
该校把竹文化与“六会”结合起来。启智楼楼道上方,悬挂有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提示语。如“劳动的你真棒!”,“自信的你真强!”等妙语美言,精辟、温馨,富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该校把竹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张贴、悬挂与竹有关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诗歌、典故、经典(养竹记、弟子规)等作品让孩子感知竹、认识竹,理解竹、赏识竹。该校把竹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在“争做中国好少年”的“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中评出的42个、分属八大项的校园之星采用“星灯(竹筒制成)”的形式在每一层楼的走道上进行悬挂展示。以竹显“星”,用“竹”衬星;“星”“竹”相照,“竹”“星”相辉,为孩子们指明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隐性在魂 魂于心中
总结、归纳、提炼竹之“魂”,让师生受到竹的感染和熏陶。竹之魂,究竟什么是竹的“魂”?竹子到底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呢?在竹文化创建初期,塔水一小领导们带着这些问题在师生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最后大家从白居易的《养竹记》和历代文人骚客的咏竹中找到了答案。竹子团结,正直,要么为林,要么为簇,宁折不弯。苏轼《墨君堂记》:“群居不倚,独立不俱。”朱元璋的《咏雪竹》:“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蔡元培曾赞道:“坚贞君子节,正直古人风。”
“竹本固,固以树德。”(白居易《养竹记》)竹子扎根深,不择土壤,不畏严寒,坚韧不拔。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叶剑英曾赞道:“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为此,学校确立了以彰显竹文化为魂的学校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向上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高风亮节的气慨;团结正直的品质;报效祖国的信念。办学理念:赏美、尚贤 、励志。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素质特长的中国少年。
把竹之魂与教师的个人修养、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塔水一小通过教育教学、校本培训、教育科研等活动让教职工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得到巩固和发扬,促使其专业成长。开展教师亮课活动。从本期开始,教导处统筹安排,集中用六周时间,开展“亮课”活动,集中精力,全员全与,相互受宜;主评与互评,相得益彰。通过此举,进一步增强教师重视课堂、研究课堂,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质量意识。开展校本培训,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学校建立了每个教师的成长档案,教职工制订出了自己的成长规划和每年的成长计划,并且规定每位教师每期要做到“三个一”:即读一本好书,关注一个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学生成长的经验文章。此外,该校还多视角的开展了教育专著学习心得交流会、演讲赛、辩论会等活动,大力开展了“教师讲坛”活动,让大家畅谈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悟、所感、所得。邀请县教师进修校等地方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职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水平。科研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为了让竹文化之谦虚谨慎的作风得到发扬,把教育科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真正体现“科研兴校”的主旋律。该校开展了多项教育科研活动。目前,其县级科研课题《小学生校园礼仪常规训练的探索与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探索与研究》、《全纳教育下残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的探索与研究》、《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探索》均已结题。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建设等专项活动让教职工团结正直的品质、高风亮节的气慨得到进一步熏陶和彰显。在教师中开展具有竹文化精神“团结正直、高风亮节”的活动,让教职工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老师董静、米菊撰写的体现老师竹文化精神的文章——“我身边的风范”参加全县教师师德师风征文比赛荣获二等奖。通过艺术、游戏活动,让教职工在活动中受到竹文化的熏陶。比如,表演《养竹歌》、学唱《贤之歌》、书写“竹精神”、开展“竹筷进洞”游戏活动等。在学校第二届“绿韵竹香、百花争妍”艺术节活动中,老师们表演的《养竹歌》深受大家喜爱。
把竹之魂与孩子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如何把竹的精神与学校的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竹文化的育人功能,避免文化“一张皮”现象发生?塔水一小的做法是:降低重心,将竹之魂和学校的精神细化为孩子们的行为规范。比如竹之魂---“坚韧不拔”,就用“读一读,做一做”这种形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既对竹的品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又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向竹子学习,做一个具有竹的品质、全面发展+素质特长的“中国好少年”。开展“星级评价“活动。塔水一小坚持以班为单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评选出“三星、四星、五星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学生集会、少先队活动、红领巾广播等,向全校师生宣讲竹文化、锤炼竹文化。让大家了解竹、了解竹的品质、学习竹的精神。
该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竹文化的内涵,让孩子们感受竹文化、弘扬竹文化,让竹之魂(竹的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唱表演《养竹歌》、《贤之歌》。学校根据白居易的《养竹记》编写了非常具有塔水一小竹文化特色的《养竹歌》、《贤之歌》,并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教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跳具有竹文化特色的舞蹈《竹竿舞》。该校“春笋艺术团”表演的《竹竿舞》在安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节目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书写根据竹的品质提炼的“竹精神”、吟诵名人赞美竹的竹诗歌、创办班级竹文化主题的黑板报、撰写歌颂竹的竹文章、开展“竹子赞”主题演讲、“竹”经典诵读等。孩子们表演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参加安县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开展“画竹”活动。每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可爱的竹”绘画比赛、展览,在安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绘画作品比赛中,孩子们的绘画作品《竹报平安》获得了二等奖。开展竹筷子夹玻璃球、套竹圈游戏活动和拔河、篮球、接力、过“竹”跳高等体育活动。该校学生田径运动队多次代表县运动队参加市上的田径比赛。在县运动会上,学校田径运动员高润琳、张萍、谭竹心、周诗雨打破多项县运会记录。学做“竹手工”。该校科技、手工兴趣小组每周都要开展一次用竹作为制作材料的手工科技制作活动。孩子们制作的(“为生活而设计”)竹质作品——“民族大团结”参加绵阳市中小学生为生活而设计作品展出,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其作品图片被选登在《为生活而设计》一书中。
如今的安县塔水一小,处处、时时都在用竹的形象、竹的品格来感染师生、激励师生,从而形成了具有塔水一小精神的校园竹文化。广大教职工“敬业、爱生、自律 、善教”的教风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赞赏,孩子们“笃志、乐学、包容、互动”的学风得到了老师们的赞扬,“成人成才,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的校风正在形成。
优秀的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优秀的学校教育又可充实、升华出更优秀的学校文化。竹之美,美在塔水一小校园,竹之魂,魂于塔水一小师生心中。
(代俊杰)美丽的塔水一小校园校园一角“石竹园”
竹竿舞
新闻推荐
本报讯班级文化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人格精神,同时使班级充满活力。安县秀水二小自10月中旬以来,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参...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