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交通“大动脉”拉动跨越发展巨大引擎
成德南高速中江段通车,成为德阳“县县通高速”的节点。 由市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协调办提供
事件名称:
县县通高速
1998年底正式全线贯通运营的成绵高速公路,成为连接成德绵的唯一高速通道,是四川省经济最为活跃的成德绵经济带的运输“大动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成为推动德阳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继成绵高速公路之后,2009年10月、2009年12月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德南高速相继破土开工,不仅大大降低成绵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促进了成绵高速重新提速以及 “成德绵经济区”的快速发展。2012年12月29日下午6时,一辆旅游大巴从成德南高速中江互通口进入成德南高速,至此,德阳真正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亲历者说:
“以往去成都耍周末,全程走国道G108,就是开车也要花上近2个小时。”市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协调办工作人员钟华感叹道。
为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方便老百姓的出行,全省规划实施了“一条线”经济的交通干线——成绵高速公路。该公路穿越成都平原上的成都、德阳、绵阳三市,起于成都白鹤林,止于绵阳磨家,途径德阳市旌阳、广汉、罗江,全长约92公里,1994年开工建设,1998年底正式全线贯通。该公路不仅承担着三地的人流物流,还供四川北向出川的货车、客车通行,成为四川省经济最为活跃的成德绵经济带的运输“大动脉”。但随着公路车流量逐年增大,特别是货车的超限超载现象严重,对路面破坏极大。根据相关部门测算,自成绵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以来,车流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4%。加上成德绵经济圈发展使三地通勤格外频繁,导致日均车流量远远超过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作为经济带运输“大动脉”的成绵高速,已面临不可承受之“堵”。
如何满足“成、德、绵”通道内未来大量交通需求,有效分流和缓解成绵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成为全交通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5月6日,德阳市召开了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全省“十一五”期间将规划新建8条高速公路,近1400公里。其中,穿越德阳境内的高速公路有两条——成绵高速复线和成德南高速,涉及德阳市什邡、绵竹、旌阳、罗江、中江5县(市、区),建成后不仅有效缓解成绵高速的运输压力,还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全面改善德阳交通形象,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可以说,成绵高速公路复线项目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更是德阳市最大的民生工程。”钟华称,2008年10月,成绵高速复线以BOT方式建设获得省政府批准,在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后,工程于2009年10月10日正式动工。从复线路线图看,公路既穿越成德绵经济带,又串联彭州、什邡、绵竹、安县4大极重灾区,对于重构区域经济格局,提振沿线灾后发展振兴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对什邡、绵竹来说变化最大。” 钟华解释道,德阳市这两个经济强县一直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过境高速。复线建成后,两地与成都的时空距离被缩小到半小时,区域优势真正转变为发展优势,同时实现德阳市旌阳、绵竹、什邡和罗江4县(市、区)高速公路网连接,对推动德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一个小时就到省城,方便多了。”钟华回忆起第一批体验者搭乘旅游大巴车时说的话。2012年12月29日下午6时,一辆旅游大巴从成德南高速中江互通口进入成德南高速,至此,德阳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成德南高速公路通车后,让德阳市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县县通高速”的地级市,加上有望明年底通车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德阳与成都的同城发展之路更加明晰。
尽管德阳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进一步完善全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步伐却从来没有停滞。德阳“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南融成都,北接绵阳,贯通东西,覆盖全域,支撑发展”,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高铁为骨架,国省干线、快速干线为主线,县、乡、村公路为辅助的对外通道畅通、内部网络完善的成都、德阳组合型交通主枢纽,着力建设“五横八纵一环线”的公路主骨架。
一幅综合、立体、完善、安全、快捷、畅达的德阳交通运输图景已经描绘而成,更加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将成为引导和支撑德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巨大引擎。 本报记者 孙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县秀水镇六一村的张中敏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自从2009年被确立为村后备干部后,每月他都要到村两委会议室,同两委班子一起,或召开会议,或一起学习有关政策知识。安县制定《村(社区)干部...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