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河:修补我们灵魂的裂痕
一个处在断裂带的村庄、两个过命的兄弟、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孩子、一个被怀疑了32年的死亡真相、两代人的爱恨纠葛、一场大地震的终极洗礼…… “背叛”、“救赎”、“灾难”、“死亡”,当地震来临,从大地深处崩裂而出的不仅仅是无法预计的灾难和死亡,还有囚禁在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裂痕……日前,青年作家安昌河的新作《断裂带》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安县文化馆,见到了该书的作者安昌河,他向记者讲述了《断裂带》背后的故事。
1
关注断裂带上生活的人们
安昌河原名何长安,是土生土长的安县人。
2008年5月12日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给汶川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地震发生时,安昌河在一间出租屋里,剧烈的晃动和破裂的墙体,就像他在小说里写的那样,“已经绝望了,闭上眼睛等待死亡了。”仓惶逃出的妻子以为是像恐怖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受到了袭击”。女儿的夜晚是在学校操场度过的,一阵摇晃就会惊起一片哭喊,旁边的过道里摆放满了从北川运下来抢救无效罹难的亡者,她的一位爷爷因为重伤也被运送到了他们学校,后来得知,当时爷爷和女儿相距也就五十米……
北川、安县沦为极重灾区,安昌河生活的安县毗邻北川,两地人民交往甚密切……因为唇齿相依的关系,素来被人统称为“安北二县”。地震发生后,安昌河写了一篇《北川之伤安县之痛》的网文,流传甚广。但这并不足以表达出安昌河内心的感受,作为亲历者、幸存者和一名作家,安昌河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必须再做点什么。
当时全国各地的作家和诗人,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抗震救灾文学文艺作品。作品内容几乎全是描写地震当时的情景、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救援、重建、援建和各类英雄颂歌,但却很少有作品去真正描写或者重现断裂带上人们的生活,去触碰地震带给他们的内心改变。
2
找到抵达希望的方向
安昌河的小说原名《环形废墟》,他想把中国几次大的地震都拿来做背景,尽管做好了前期的调查,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而且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每次提笔,都有写不下去的感觉,那些地震后悲惨的画面、逝去的亲朋好友的面孔,总是不时从大脑深处跳出,那种回忆的痛苦情绪严重影响着安昌河的创作,常常是一写作就头痛欲裂。
然而,好不容易写了二十万字,安昌河悲哀地发现,因为在创作中,他一直无法摆脱痛苦、悲愤与阴暗的情绪,导致自己看不到希望,甚至小说中的人物也没有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安昌河的一位挚友突然辞世。“那不是一场打击,而是一场摧毁,他的亡故,使得我必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看待生死这个问题。”在阅读了挚友的遗著之后,安昌河将所有的草稿删掉了。
2010年8月,安昌河开始了《断裂带》的创作。“跨度三十二年,地震前后的各类人物性格密集地表现在几个人身上,真实的人物,虚构的关系,置身于‘5·12’那个真实的背景下。”
故事讲述1976年,松平大地震的阴霾笼罩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边缘的秦村,恐惧和谣言刺激着秦村人敏感的神经。因为防震棚搭建得好,秦丰泰被任命为秦村地震预报员,他的好友安富贵却准备带着一家跟随“大仙”坐“慈船”逃离苦难……一次误报让秦丰泰的命运开始了另外一种变数。六十多个人在大仙的怂恿下跳进泉塘,因为秦丰泰的劝阻,安富贵一家侥幸逃生……秦丰泰病死了,留下了一个让他的儿女们难以破解的悬疑,他们怀疑秦丰泰死于安富贵之手,安富贵的所有好心,都被认为是赎罪行为。随着安富贵之子安文和秦丰泰之女秦四惠的成长,两家人陷入了更加错综复杂的纠葛中。直到2008年5月12日又一次大地震的来临……文中的人物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中挣扎,灾难改变了断裂带上人们的前进轨迹,但经历大地震的洗礼后,他们找到了抵达希望的方向:宽容、理解、爱与坚强。安昌河说,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2011年4月底,55万字的《断裂带》初稿完成,应出版社的要求,经过两度修改,今年7月,约34万字的作品新鲜出炉。安昌河表示,这部作品区别于自己以往作品设置“迷局”、表达“魔幻”的套路,而是真诚地讲述地震后断裂带上人们的生活及内心,而人物形象也更为丰满,如坎坷中执着追求真相、不屈不挠的四惠;性格懦弱、但却朴实、倔强的安富贵;具有文人气质、却命运多舛的安文……
3
作家的尴尬与希望
《断裂带》首版印刷了10000册,刚刚出版半个月,没有做宣传也没造势,但销量却还不错。
安昌河说,这本34万字的书,从提笔开始至出版,足足花了三年时间,还不包括材料收集和平日积累,在这三年里,他白天承担文化馆文化重建的本职工作,晚上通宵达旦创作。书终于出版了,对作家来说,这是对劳动成果的肯定,但是安昌河却说他有些高兴不起来。
安昌河说这部小说的版税并不低,但是相对于三年的付出,却难成比例。自己以前写得急,一部长篇几个月完成,就是因为时间上耗不起。作为收入主要依靠创作的作家,时间的确就是金钱,但是要完成一些大的构想,就是因为担心完成时间跨度太大而不敢贸然动笔。而据了解,有这样担忧的并非安昌河一人,一方面是生存质量,一方面是文学理想,二者如何兼得?安昌河对记者说,在呼吁好作品好作家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于那些诚实创作、有想法有能力的作家在政策、创作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好作品定会层出不穷。
对于下一步创作,安昌河说,他在进行长篇写作的同时,也会写一点地震题材的中短篇,目前已经发表了一些,希望可以在两年后出版一个集子。
(本报记者 彭雪 图片由安昌河提供)
安昌河,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13期高研班毕业,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发表有 《鸟人》、《鼠人》、《我将不朽》、《亡者书》等长篇小说,有电影作品 《踩桥》、《刀 见 笑 》、《富贵的足球》等,现在安县文化馆从事文学辅导和创作工作。
新闻推荐
收割机抢收谷子日前,记者在安县秀水镇龙泉村看到,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抢收抢种,田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走在龙泉村的田间地头,远远望去,大片的水稻金灿灿,颗粒饱满...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