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时间为轴线回眸绵阳旅游这年多的变迁有太多成就与巨

四川日报 2012-09-25 17:48 大字

以时间为轴线,回眸绵阳旅游这4年多的变迁,有太多成就与巨变值得讴歌。

从 2008年 到2012年,绵阳旅游经历了艰难跋涉的考验,也领略了登高望远的风光。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旅游产业恢复提升——这一路,披荆斩棘,负重前行,高歌猛进,快马加鞭,绵阳旅游经济攀上了历史的最高点。

□朱丽 文/图

4年急流勇进绵阳旅游跨越式发展

2011年灾后重建工作基本结束以后,绵阳旅游抓住新机遇,完成新规划,制定新政策,推出新产品,树立新形象,探索新机制,旅游产业走出了受地震影响形成的低谷,实现了恢复振兴的华丽转身,为引爆旅游业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2011年,绵阳实现旅游总收入97.22亿元,接待游客1581万人次,超过了震前水平。特别是人文景区的文物维修保护、禹羌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更有长足的进步。

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今年1-6月,绵阳全市旅游总收入6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82%。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如今绵阳共有1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3家星级饭店,61家旅行社,46家星级农家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成果转化,绵阳旅游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构建起了多元发展的旅游产业结构。如今,绵阳初步形成了抗震救灾红色旅游、历史文化观光体验旅游、科技工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体养生旅游、乡村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等旅游产品体系。

精品创建成效显著。“5·12”汶川特大地震虽然对绵阳旅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地震也给灾区和绵阳形成了一些新的重大旅游资源。如家喻户晓的地震遗址遗迹、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形成的以北川新县城为突出代表的新城镇群落。这些重大的新生旅游资源不仅彻底改变了绵阳旅游资源的结构体系,而且对绵阳周边的旅游资源竞合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依托北川地震遗址、地震纪念馆和灾区重建新貌所形成的旅游线正逐步成为全国最热点的旅游线路之一。去年,北川地震遗址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绵阳灾后重建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李白纪念馆、北川药王谷将创建4A级旅游景区,安县罗浮山将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北川旅游区正积极推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新景区、新产品、新线路、展示出绵阳旅游的新景象,更凝聚了当地群众的新希望。近年来,绵阳旅游产业理念思路更加清晰,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联动”的工作新局面。

“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绵阳旅游驶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如今,随着成西高速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兰铁路、绵遂高速公路、成德绵乐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绵阳机场航班航线的加密,不仅大大缩短绵阳至成都乃至国内外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而且将绵阳深度融入西部最大的城市带——成德绵乐城市带。尤其是通过灾后重建,中心城区与县城之间,除平武以外都形成1小时车程的便捷交通,到各旅游景区的进入条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旅游产业驶入快车道促进绵阳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绵阳实现旅游总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8.96%;2010年,绵阳旅游总收入65.24亿元,同比增长36.49%;2011年,绵阳旅游总收入97亿多元,同比增长近50%;2012年1-6月,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强劲增长了49.82%。

这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的数字,正完美的诠释了旅游已成为绵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对绵阳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伴随绵阳旅游经济突飞猛进的是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绵阳是我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区域,生态保护尤其重要。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在近几年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下,不仅保护国家生态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当地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伴随绵阳旅游经济突飞猛进的是爱国主义情怀的不断升华。绵阳两大独特的旅游资源——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和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教育基地两个旅游经典景区。作为“三基地一窗口”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和北川新县城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和全国游客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增进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包括九院科技馆、绵阳科技馆等在内的两弹一星国防教育基地,通过旅游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游客了解历史、增加经历、增长见识,感受到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精神。

伴随绵阳旅游经济突飞猛进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不断地深度融合。这4年多来,绵阳的羌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发展和传承,特别是羌文化已经成为北川乃至绵阳的一张名片。旅游更成为了培育绵阳感恩奋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让感恩奋进的文化个性在绵阳人民心中落地开花。如今,感恩奋进既表现在绵阳人内心的感动和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节中,更体现在对各地游客的热情和友好中。

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绵阳旅游迈上新台阶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如今,绵阳正在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征途上高歌猛进。

旅游规划是产业发展的纲要和蓝图。为尽快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绵阳各区县正按照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本地旅游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着力抓好项目策划、包装、推荐和对接,绵阳正以项目为载体,抓好招大引强,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和产业布局的全面优化。

打造旅游精品,走特色之路,是旅游业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绵阳将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旅游特色精品。目前,绵阳正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以北川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口,“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举世瞩目的地震遗址、抗震救灾精神和伟大的灾后重建成果正在转化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江油李白故里、梓潼七曲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安县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仙海滨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进度正稳步推进。绵阳还将通过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丰富旅游产品。三江六岸、富乐山、西山等城市旅游景区也将尽快打造成为城区的精品项目,江油涪江六峡、平武白马王朗、北川小寨子沟、安县千佛山、盐亭嫘祖景区、三台郪汉旅游区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加快建设。以此为契机,绵阳旅游产业的未来,将拥有顶尖级的精品旅游区带动,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支撑。绵阳还将通过宣传营销、线路统筹,实施区域协作战略。以“区域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为宗旨,绵阳正不断打破地域壁垒,创新合作开发的整体运行机制,积极参与推动川陕甘旅游区域协作、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蜀汉三国文化旅游线、九环东线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发涪江旅游产业带等工作。

城市是区域旅游的游客集散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医疗救护中心,休闲购物中心。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绵阳,正不断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城镇旅游。未来,绵阳将首先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交通组织管理,改善通行能力;绵阳还将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要素、建好特色休闲游憩街区;提升城市文化景点水平、增加城市文化品位也是绵阳打造城市旅游的重点;在完善城市体育、文化、会展设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绵阳还将保护好老的科技工业遗址,拓展新型工业化项目的旅游功能,实现工旅融合。目前,绵阳还在加大招商引资,建设集观光、休闲、会展、美食、购物、演艺、运动、购物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并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小镇的旅游城镇体系,建设绵阳智慧旅游城市。

新闻推荐

安县“跑”在灾害前面

五年来,安县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卓有成效,无一例因地质灾害直接导致的伤亡事件——●全县有686处隐患点,5年来没有一例因地质灾害直接导致的伤亡事件。●隐患点纳入了群测群防体系,落实了防灾责任...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