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土地 仁寿撂荒地变“粮袋子”
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民正在田间管理蔬菜。
□郭侨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文/图
“在得到村民同意后,社区集体股份联合社把土地集中整合起来,引进业主共同经营粮食产业。这不但实现了粮食种植规模化,还使原来的部分撂荒地变成了‘粮袋子’!”2月20日,在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冬一边指导村民操作旋耕机翻土,一边告诉笔者。
又是一年春耕到。为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仁寿县创新举措,通过“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土地经营模式、代耕代种模式等多种方法,精准施策开展撂荒土地整治工作,保障粮食安全,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一镇一策 各有妙招
站在龙桥社区的田埂上,笔者看到,一块块耕地井然有序,村民们忙着翻土、开沟、除草……忙碌的春耕场景处处可见。
“以前这些田地大部分都没人种,看着都心疼。但村民也无能为力,他们即使勉强耕种,效益也很差。”龙桥社区3组组长郑玉仙说,自从社区探索开展“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土地经营模式后,荒废的田地有人种了,村民也有了新的收入。
钟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模式中,集体联合社、公司和农户按照1:7:2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农民以土地入股,可以获得流转费用和20%的土地分红,同时还能在基地内务工挣钱。
目前,龙桥社区已从316户农户手中,集体流转土地708亩,集中连片打造水稻、油菜、大豆轮种现代化机种机收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
随后,笔者又到仁寿县板桥镇青龙社区,复耕复种工作正在这里火热进行。在挖掘机的助力下,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变成了可耕种的田、地,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正在地里翻土、锄草,有序进行复耕作业。
“2021 年底我们排查出撂荒地345亩。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群众自行复耕、发动群众代耕代种、鼓励业主流转和套种等举措,让撂荒地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青龙社区党委书记欧阳运清告诉笔者,特别是对代耕代种,大家积极性很高。
“镇上请来机械整治了撂荒地,免费给有劳动力的村民代耕代种,还补贴种子肥料。只需要按时播种,管理好,收成就是自己的。”青龙社区村民刘建清高兴地说。
多措并举 有序推进
“我们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把恢复撂荒地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近年来,全县共复耕撂荒地3.6万多亩。”仁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为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 介 绍 ,2021 年 底 以来,仁寿县各乡镇成立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准确统计标识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撂荒原因等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全面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排查。同时,分类制定落实复耕复种措施,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息,对撂荒地建档立卡、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可查询、可定位、可监管。
为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该县通过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引进农业服务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业主,加大农资筹备和技术指导,强化职业农民培训,落实常态巡查监管制度等举措,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仁寿县还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激活土地要素,既有效治理土地撂荒,也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作用。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50.7万亩。 此外,仁寿还针对撂荒耕地大多偏远、贫瘠、水源条件差等实际困难,大力实施农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
新闻推荐
抓进度 赶工期 全力打造川渝地区 最大水果分选及冷链仓储基地
火热建设现场。□特约通讯员潘建勇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侨文/图“我们过完年就来了,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6点,干劲十足...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